行至数日,师徒几人看见了一座城池,名叫天竺国。
天竺国边缘有一凤仙郡,三年没有下雨,土地颗粒无收。
孙悟空找上天庭发现,原来是郡主在三年前冒犯了玉帝,玉帝定下了三个条件。
只有鸡吃完米山,狗舔完面山,蜡烛熔断大锁才会降雨。
孙悟空回到凤仙郡后,将三年前他因打翻贡品惹玉帝不快的事情告知,并告诉了他这三个条件。
郡主幡然悔悟,号召全城百姓烧香念佛,表达善意。
玉帝被郡主的诚意感动后,终于同意降雨。
当初听董强说这一难时,猪八戒还有点不相信。
这里面的问题太大了,明明是郡主冒犯了玉帝,为何百姓们要烧香念佛,供奉佛祖呢?
这俩根本不是一个体系的好吗?
如今想来,这一切都在西方的计划之中,天竺国本就靠近西方,百姓们深受西方影响,第一反应就是吃斋念佛。
这也是为什么凤仙郡郡主敢掀了玉帝供桌的原因。
他的心中佛是大于道的。
所以西方便能一步一步蚕食掉天庭香火,让百姓们的潜意识里只知道佛而忽视道。
玉帝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若是没有魔神的突然出现,扰乱了他们的计划,西方根本不会和天庭共传佛道。
解决这件事很简单,他们见到郡主说明原委,郡主立刻表示要求全城人吃斋念佛,多做善事。
猪八戒似笑非笑指着天上说道:“郡主你冒犯的是玉帝,光拜佛有什么用,还要重新供奉玉帝才是。”
郡主恍然大悟:“长老说的是。”
话音刚落,天上突然电闪雷鸣降下大雨。
郡主当即对着云层上布雨的龙王跪下,并保证为了增强对天庭的敬意,他将建庙立祠供奉神明。
告别凤仙郡主后,众人继续前行,很快来到了玉华县,见到了玉华王倒换关文。
玉华王有三个儿子,见孙悟空等人有降龙伏虎的本事,纷纷缠着他们要求拜师学艺,为了避免麻烦,师徒三人委婉拒绝。
他们可是知道剧情的,三个王子为了打造兵器,将师父们的兵器放到王府,让铁匠按照样子打造,所以才被黄狮子精偷走了武器,举办了钉耙宴大会。
王子们被拒绝后,虽有些失落,但并未继续勉强,将他们师徒好生安顿下来后,又告知今日是上元节,晚上会有灯会,到时会带他们出去逛逛。
唐僧师徒只想尽快到达灵山,没有逛灯会的心思,但架不住王子们的软磨硬泡,天色将黑时,一行人浩浩荡荡走上了大街。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整个街道仿佛淹没在灯海之中。
街道两旁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宫灯,莲花灯,凤凰灯竞相绽放,向远处看去一条游龙状的灯笼蜿蜒曲折贯穿了整条街道。
热闹的景色让众人沉重的心情放松了不少。
三个王子全都围在紫衣身边,献宝似的为她拿出了不少稀奇古怪的灯笼。
四人说说笑笑的走到最前面,渐渐与唐僧等人越走越远。
猪八戒一脸幽怨的“切”了一声:“什么破灯会啊,还不如回房睡大觉去呢,有什么好玩的。”
唐僧故意说道:“我看紫衣很开心。”
“呵!她那是没见识,被男人说几句甜言蜜语就轻易哄骗走了,要不是我一路保护她……算了,回去睡觉了。”
沙僧插嘴道:“二师兄,你还不快跟上,万一紫衣被人骗了就不好了。”
“那是她活该,我走了。”
猪八戒说完转身就走,闪身藏在了一棵大树后面,等唐僧三人的身影越走越远后,向紫衣离开的方向狂奔而去。
他倒想看看紫衣他们聊了什么这么开心?
猪八戒自以为这番动作天衣无缝,没想到全被唐僧等人看在了眼里。
待他离开后,众人从藏身的小巷子里走出来。
唐僧道:“八戒总是说自己已经有了意中人,我看他与紫衣也算是一对欢喜冤家。”
沙僧说:“师父,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看二师兄就是爱而不自知,不如我们告诉他?”
唐僧摇头:“罢了,他们的事情就顺其自然吧。”
说完猪八戒,唐僧又看向了从一开始就沉默寡言的孙悟空身上。
他心中默默叹了一口气,总感觉自己是个老父亲,为了这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