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收下。”三藏见了,心中十分欢喜,连忙领受。他让行者把鞍辔拿过来,放在马上,看看是否合适。行者走上前,一件件地拿起鞍辔仔细查看,只见这些东西做工精细,材质优良,果然都是些好东西。有诗为证:
鞍辔精良衬屉新,缰笼牢固马精神。
庙祝老儿心诚信,师徒四人喜迎春。
还有诗曰:
雕鞍彩晃柬银星,宝凳光飞金线明。
衬屉几层绒苫叠,牵缰三股紫丝绳。
辔头皮札团花粲,云扇描金舞兽形。
环嚼叩成磨炼铁,两垂蘸水结毛缨。
雕鞍闪耀着银色的星星,宝凳散发着明亮的金线光芒。
衬垫层层叠叠,绒毡厚实,缰绳由三股紫色的丝绳编织而成。
辔头的皮札上绣着绚丽的团花,云扇上描绘着金色的舞兽图案。
嚼环由磨炼过的铁打造而成,两侧垂着蘸水的毛缨。
行者心中暗自欢喜,将鞍辔背在马上,仿佛是量身定做的一般合适。三藏向老者拜谢,老者慌忙将他扶起,说道:“惶恐,惶恐!何必如此客气?”老者也不再挽留,邀请三藏上马。长老走出房门,攀鞍上马。行者挑着行李。老者又从袖子中取出一条鞭子,却是用皮丁儿和寸札的香藤柄子,以及虎筋丝穿结的梢儿制成,在路旁拱手献上,说道:“圣僧,我还有一条挽手儿,一并送给你吧。”三藏在马上接过,说道:“多谢施主的慷慨布施!多谢施主的慷慨布施!”
正打问讯间,那老儿忽然消失不见。众人回头再看那社祠处,只见一片空地,并无一物。此时半空传来人声:“圣僧,多有怠慢。我乃落伽山山神、土地,受菩萨差遣,特来给你们送来鞍辔。你们要努力西行,切莫懈怠。”吓得唐僧赶忙滚鞍下马,对着天空行礼参拜,口中说道:“弟子肉眼凡胎,未能认出尊神,还请恕罪。烦请转达菩萨,我们深感大恩大德。”说罢,便只顾着朝天磕头,也不知磕了多少个头。一旁的孙悟空笑得前仰后合,而猪八戒则喜笑颜开,走上前去拉住唐僧说:“师父,快起来吧。他已经走得很远了,听不到你的祈祷,也看不到你的磕头。这样不停地拜又有什么用呢?”唐僧站起身来,对孙悟空说:“悟空啊,我在这里磕头,你怎么不拜一下呢?反而站在旁边嘲笑,这是什么道理?”
行者说道:“你又怎会知晓?像他那般藏头露尾的家伙,本就该狠狠打他一顿;只是看在菩萨的面子上,姑且饶过他这一回,打他也算是足够了,他怎还敢受我老孙的拜礼?我老孙自幼便是好汉,向来不晓得拜人,即便是见到了玉皇大帝、太上老君,我也只是唱个喏罢了。”三藏听了,赶忙说道:“莫要如此说话,休要说这些空话!快快起来,莫要耽误了赶路。”那师父这才起身收拾,继续向西行去。
此后,师徒四人一路行来,倒也相安无事,走了约有两个月的太平之路。途中所遇之人,大多是些虏虏、回回,以及狼虫虎豹之类。时光飞逝,转眼间又到了早春时节。只见山林间一片锦绣,草木也都发出了嫩芽;梅花已然凋零,柳树却刚刚抽芽。师徒们一边欣赏着春日的美景,一边赶路,不知不觉间,太阳又西斜了。三藏勒住马,远远眺望,只见山凹里有楼台的影子,殿阁重重。三藏问道:“悟空,你看那里是什么地方?”行者抬头看了看,说道:“那里不是殿宇,便是寺院。我们快些赶过去,在那里借宿一晚吧。”三藏欣然同意,放开龙马,径直向前奔去。
究竟不知此去是何去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