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曾答应。”妖王道:“那里有多少人马?”
行者说道:“我也被吓得昏了头,又被他打怕了,哪里还顾得上查探他人马的数目!只看到那里密密麻麻地摆放着各种兵器:弓箭、刀枪、铠甲与衣服,还有干戈、剑戟以及缨旗。剽枪、月铲、兜鍪、铠甲,大斧、团牌、铁蒺藜一应俱全。长闷棍、短窝槌,钢叉、铳炮以及头盔也都应有尽有。他们的穿着打扮也很奇特,鞋子护顶,还穿着胖袄,手中拿着简鞭、袖弹和铜锤。”
那王听了之后,笑着说道:“没关系,没关系!像这样的兵器,一把火就都烧光了。你先去禀报金圣娘娘,让她不要烦恼。今天早上她听到我要发狠去战斗,就眼泪汪汪地不愿意。你现在去告诉她那里的人马十分骁勇,必然能胜过我,也好让她宽心一时。”
行者听了这话,心中十分欢喜,说道:“正合老孙的心意!”
你瞧他偏偏对路径极为熟悉,转过角门,穿过厅堂。那里面尽是高大堂皇的建筑,与前面的景象截然不同。一直走到后面的宫殿,远远望见彩门壮丽辉煌,便是金圣娘娘的住处。径直进入里面观看,只见有两班妖狐、妖鹿,个个都装扮成美女的模样,侍立在左右两侧。正中间坐着那位娘娘,手托着香腮,双眸中泪水滴落,果然是:玉容娇嫩,美貌妖娆动人。她懒得梳妆,散开的鬓发如乌鸦般堆积;害怕打扮,头上的钗环也不佩戴。面容上没有涂抹脂粉,冷淡了胭脂的艳丽;头发上没有涂抹油脂,蓬松了如云的发髻。她努着樱桃小嘴,紧紧咬着银牙;皱着蛾眉,泪水淹没了星星般的眼眸。她的一颗心,只思念着朱紫国的君王;一时间,恨不得立刻离开这如同天罗地网般的困境。诚然是:自古红颜多薄命,她恹恹无力,默默无语地对着东风叹息!
行者走上前,打了个问讯道:“接喏。”那娘娘说道:“这泼皮村怪,实在是太无礼了!想我在那朱紫国中,与国王一同享受荣华富贵之时,那太师宰相见了我,都要俯身伏在尘埃之中,不敢抬头仰视。这野怪怎么敢大声叫‘接喏’?你是从哪里来的这般粗俗村野之辈?”
众侍婢赶忙上前,齐声说道:“太太请息怒。此人乃是大王爷爷心腹的小校,名叫有来有去。今日早间差下战书的正是他。”娘娘听闻此言,强忍着怒气问道:“你既已下了战书,可曾抵达朱紫国界?”行者答道:“我手持书信径直来到城中,直至金銮殿上,面见了那君王,现已讨得回音归来。”娘娘又问:“你面见君王之时,他可有何言语?”行者道:“那君王所言的敌战之策,以及排兵布阵之事,我已尽数告知大王。只是那君王对娘娘心存思念之意,有一句合他心意的话儿,特地前来禀报。怎奈左右人多眼杂,实非说话之地。”
娘娘闻言,心中顿时涌起万千思绪,她面色微微一变,随即猛地喝退了两旁站立的两班狐鹿。那狐鹿们听闻号令,纷纷退避三舍,眼中满是惊恐之色。行者见状,轻轻掩上了那厚重的宫门,而后缓缓地将脸一抹,刹那间,一个威风凛凛、神通广大的本像便显现而出。
他静静地站在那里,眼神深邃而坚定,对着娘娘缓缓说道:“你无需害怕于我,我乃是东土大唐不远万里差遣而来,前往大西天天竺国雷音寺拜见佛祖求取真经的和尚。我的师父乃是唐王陛下最为宠爱的御弟唐三藏,而我,则是他最为得意的大徒弟孙悟空。此次来到贵国,原本是为了倒换关文,却不料遇见了你君臣张贴出的招医榜单。我心善,不忍见你遭受相思之苦,于是便大展身手,以我那三折之肱的医术,成功地将你的病症治愈。随后,你们大排筵宴来感谢我,在饮酒作乐之际,你道出了自己被妖邪所摄至此的遭遇。我深知自己擅于降龙伏虎,便应承下来特意前来捉怪,将你解救回国。那在外与妖怪交战击败先锋的人是我,亲手打死那些小妖的也是我。当我看到那妖怪在门外如此凶狂跋扈之时,我心生一计,变作了有来有去的模样,舍弃自身安危,一路奔波到此,只为给你传递这重要的消息。”
那娘娘听完这番话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良久都未曾言语。行者见状,心中暗自思量着该如何让娘娘彻底相信自己。他小心翼翼地取出那珍贵的宝串,双手郑重地奉上,说道:“你若是依旧不信,不妨看看此物究竟从何而来。”娘娘目光落在那宝串之上,只见其色泽鲜艳夺目,散发着神秘的光芒。她细细端详片刻,眼中渐渐泛起泪花,下座之后,朝着行者深深地拜谢道:“长老,你果真能够救得我回到故国,那我此生此世都不会忘记你的大恩大德!”说罢,泪水如断线的珠子般滚落而下,浸湿了她的衣襟。
行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