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崔判官呼唤了一个青面獠牙的鬼使者,喝退了李建成、李元吉,太宗才得以脱身离开。前行没有几里路,看到一座碧绿琉璃瓦的楼台,真是壮丽非凡。只见到处都是:
飘飘万叠彩霞堆积,隐隐约约千条红色雾气显现。屋檐高高飞起怪兽的头颅,屋瓦辉煌重叠着鸳鸯图案。大门上镶嵌着几道赤金钉子,门槛设置成一横白玉段落。
在那神秘的地府之中,太宗正站在森罗殿外好奇地张望着。只见窗户靠近光亮,清晨的烟雾袅袅升起,仿佛一幅朦胧的画卷。窗帘和门帘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红色的电光不时穿梭其中,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楼台高耸入云,与青霄相接,仿佛是通往仙界的通道。走廊和房屋整齐地排列着,一直延伸到宝贵的庭院,宛如一座宏伟的宫殿。兽形的鼎中飘出阵阵香烟,袭向太宗的御衣,带来一种奇异的香气。红色的纱灯照亮了宫廷的扇子,使其更加鲜艳夺目。
左边的墙壁上,猛烈地摆放着牛头,那狰狞的面孔让人不寒而栗。右下则是峥嵘的罗马面,威武而庄严。接亡送鬼的金牌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金光,引魄招魂的素练垂落在地,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这时,太宗听到一阵环佩叮当的声音,仙香奇异扑鼻而来。他转头望去,只见两对提烛的人缓缓走来,后面跟着十代阎王。十王走出森罗宝殿,背着手躬身迎接太宗。太宗谦虚地不敢前行,十王却说道:“陛下是阳间的人王,我们是阴间的鬼王,这是理所当然的,何须过让?”太宗道:“朕得罪麾下,岂敢论阴阳人鬼之道?”他一再推辞,十王却坚持让他前行。
太宗只好硬着头皮向前走去,径直进入森罗殿上。他与十王行礼完毕,分宾主坐下。此时,太宗心中充满了敬畏和好奇,他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约有片时,秦广王恭敬地拱手进言道:“泾河鬼龙状告陛下,您曾许诺救他,却反而将他杀害,这是为何呢?”太宗回答道:“朕确实曾在夜梦中见到老龙向我求救,当时朕确实答应他会无事。然而,没想到他犯了罪应当受刑,而负责处斩他的正是我朝中的人曹官魏徵。朕当时宣魏徵在殿中下棋,却不知他在梦中将老龙斩杀。这是魏徵神机妙算,也是那龙王命中注定该死,并非朕的过错。”十王听后,伏地行礼道:“早在那龙尚未出生之时,南斗星的生死簿上就已注定他该遭人曹之手杀害,我们早就知道此事。只是他在此狡辩,一定要陛下来此,三曹对案。因此,我们才将他送入轮藏,让他转生去了。如今又劳烦陛下降临,还望陛下恕我们催促之罪。”
言毕,阎王即刻命令掌管生死簿的判官:“速速取来簿子,查看陛下的阳寿天禄究竟还有多少?”崔判官急忙转身前往司房,将天下万国国王的天禄总簿逐一检阅。只见南赡部洲大唐太宗皇帝的名字下,赫然写着注定贞观一十三年。崔判官不禁大吃一惊,赶忙取出浓墨大笔,在“一”字上添了两画,然后将簿子呈了上去。
十王从头仔细查看时,发现太宗名下的阳寿已变为三十三年,阎王惊讶地问道:“陛下登基至今已有多少年了?”太宗回答道:“朕即位至今,已有一十三年了。”阎王道:“陛下大可放宽心,无需忧虑,您还有二十年的阳寿。此次前来,已是对案明白,请陛下返回阳间吧。”太宗听闻此言,连忙躬身称谢。
十阎王闻得太宗所言,当即派遣崔判官与朱太尉二人,护送太宗还魂。太宗在二人的引领下,缓缓走出森罗殿。行至殿外,太宗似是想起了什么,又再次拱手向十王问道:“朕宫中的老少是否都平安无恙?”十王微微一笑,答道:“陛下放心,宫中众人皆平安无事,只是……”十王略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只是恐怕御妹的寿命似乎不会长久。”
太宗闻言,心中一惊,面露担忧之色,他再次拜谢道:“多谢十王告知,朕回到阳世后,无物可用来酬谢,唯有献上瓜果而已。”十王听后,高兴地说道:“我这里有东瓜、西瓜,只是缺少南瓜。”太宗连忙说道:“朕回去后立即送来,立即送来。”说完,双方相互作揖告别。
那太尉手持一首引魂幡,走在前方引路。崔判官则紧跟其后,保护着太宗,径直走出了幽司。太宗抬起头来环顾四周,发现这并非是来时的旧路,心中疑惑,便向判官问道:“此路似乎有误?”判官回答道:“陛下,此路并无差错。在阴司之中,向来都是有去路,却无来路。如今,我等送陛下从‘转轮藏’转世投胎:一是为了请陛下游历地府,二是为了让陛下能够转世超生。”太宗听后,也只得跟随他们二人,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