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前将御手扶起道:“法师若能尽此忠贤,不惧路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情愿与你结拜为兄弟。”玄奘顿首谢恩。唐王果真是十分贤德,就去那寺里佛前,与玄奘拜了四拜,口称“御弟圣僧”。
玄奘感激涕零,说道:“陛下,贫僧实在是无德无能,怎敢承蒙陛下如此天恩眷顾?此次西行,贫僧定当竭尽全力,直至抵达西天;若取不到真经,即便身死,也不敢回国,甘愿永堕沉沦地狱。”说罢,便在佛前拈香,立下誓言。唐王见他如此坚决,心中大喜,当即下令回宫,待选定良辰吉日,颁发牒文,便让玄奘启程。随后,众人各自散去。
玄奘也回到了洪福寺。寺中的众多僧人以及他的几个徒弟,早已听闻了取经之事,纷纷前来相见。他们问道:“师父,您发誓愿前往西天取经,此事当真?”玄奘答道:“千真万确。”徒弟们又说:“师父啊,我们曾听人说,西天路途遥远,且多有虎豹妖魔出没,只怕此去有去无回,难以保全性命。”
玄奘说道:“我已立下弘誓大愿,若取不到真经,甘愿永堕沉沦地狱。我深受陛下恩宠,不得不尽忠报国。此去确实前途未卜,吉凶难测。”接着又道:“徒弟们,我走之后,或许两三年,或许五七年,你们只需看到山门里的松树枝头向东,我便回来了;若不然,我定然不会回来。”众徒弟将他的话牢记在心。
次日清晨,唐太宗设朝,召集文武百官,撰写了取经文牒,并盖上了通行宝印。这时,钦天监官员上奏道:“今日是个极为吉祥的日子,适宜出行远行。”唐太宗听后大喜。
不一会儿,黄门官又来奏报:“御弟法师已在朝门外等候旨意。”唐太宗随即宣玄奘上殿,说道:“御弟,今日是出行的吉日。这是通关文牒。朕另外还有一个紫金钵盂,送给你在途中化斋之用。再挑选两名得力的随从,以及一匹银楬马,作为你远行的脚力。你可以即刻启程了。”
玄奘听后大喜,赶忙谢恩,领受了物品,没有丝毫留恋之意。唐太宗亲自安排车驾,与众多官员一同送玄奘到关外。只见洪福寺的僧人和众徒弟们,早已将玄奘的冬夏衣物送到关外等候。唐太宗见到后,先让人收拾好行囊和马匹,然后命官员手持酒壶为玄奘斟酒。
唐太宗举起酒杯,再次问道:“御弟,你的雅号是什么?”
玄奘恭敬地说道:“贫僧乃出家人,不敢妄称名号。”太宗微笑着说:“当初菩萨曾言,西天有经三藏。御弟不妨以经取号,就称作‘三藏’如何?”玄奘再次谢恩,接过御酒说道:“陛下,酒乃是僧家首要戒律,贫僧自幼为人,不会饮酒。”太宗解释道:“今日之行,与其他事情不同。此乃素酒,你只需饮此一杯,以表朕为你饯行之意。”
三藏不敢违抗,只好接过酒杯。正当他准备饮酒时,却见太宗低下头,用手指拈起一撮尘土,弹入酒中。三藏不明所以,面露疑惑之色。太宗笑着说:“御弟啊,此去西天,路途遥远,不知何时才能归来?”三藏回答道:“只需三年,便可返回本国。”太宗感慨道:“岁月漫长,路途艰险,御弟饮下此酒,切记: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三藏这才领悟到太宗捻土之意,再次谢恩后,一饮而尽,然后辞别太宗,出关而去。唐王也起驾回宫。
究竟此去会有怎样的遭遇,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