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三藏师徒,次日天明,收拾行李,准备继续前行。
那镇元子和行者结为兄弟后,二人十分投缘,关系亲密无间,镇元子舍不得他们离开,于是又热情地款待他们,让他们在观里多住了五六天。唐僧吃了镇元子的草还丹之后,仿佛脱胎换骨一般,精神焕发,身体也变得更加强健。但他一心想着早日取得真经,实在不愿久留,无奈之下,只能告辞离去。
师徒四人告别镇元子,重新踏上西天取经之路。没过多久,前方出现了一座高山。唐僧见状,对三个徒弟说:“徒弟们,前面这座山看起来非常险峻,恐怕我们的马匹难以翻越,大家一定要小心谨慎。”行者安慰道:“师父放心吧,我们会小心应对的。”说着,孙悟空走到队伍最前面,横着金箍棒,劈开山路,登上高崖,向远处眺望。
眼前的景象令他惊叹不已:只见山峰层峦叠嶂,山谷幽深曲折。成群结队的老虎、野狼在山间穿梭,麂鹿也结伴而行。数不胜数的獐子聚集在一起,满山遍野都是狐狸和兔子。还有巨大无比的蟒蛇,身长万丈的大蛇。蟒蛇喷出阵阵浓雾,长蛇吐出怪异的狂风。道路两旁荆棘丛生,山岭上青松挺拔,楠木秀丽。薜荔和女萝爬满了石壁,芬芳的香草蔓延到天边。阴影笼罩着北方的沧海,白云飘散开露出南方的北斗七星。这里自古以来就蕴含着天地间的元气,千万座高峰巍峨耸立,阳光照射下来都让人感到寒冷。
那长老见此情景,立刻心惊胆战起来。只见孙大圣施展神通,舞动金箍棒,发出一声咆哮怒吼,吓得那些狼虫惊慌逃窜,虎豹四散奔逃。师徒四人进入这座山中,正好走到山势险峻崎岖的地方,唐僧说道:“悟空啊,我这一天肚子饿了,你到哪里去化些斋饭来吃吧。”孙悟空笑着回答说:“师父您可真不够聪明。像这样半山腰的地方,前面没有村庄,后面没有旅店,就算有钱也无处购买食物,让我去哪里找斋饭呢?”唐僧心里不高兴,嘴里骂道:“你这猴子!想当初你在两界山下,被如来佛祖压在石匣里面,嘴巴虽然能说话,但双脚却无法行走;也是多亏我救了你性命,给你摩顶受戒,收你做了我的徒弟。你为什么不肯努力,总是怀着懒惰的心呢?”
孙悟空说:“弟子我已经很勤奋了,怎么会懒惰呢?”唐僧说:“既然你这么勤奋,为何不去化些斋饭给我吃?我饿着肚子怎么赶路?更何况这里有山岚瘴气,怎么能够到达雷音寺呢?”
行者见唐僧面有怒色,连忙解释说:“师父不要生气,也不要说话。我知道您性情高傲,如果我说错什么惹得您不高兴,您就要念紧箍咒惩罚我了。您先下马来稳稳坐着,等我去找个有人家的地方化些斋饭回来。”
行者纵身一跃,跳上了云端,手搭着凉棚,睁大眼睛仔细观察。这西天取经之路实在是太过荒凉寂寞,周围没有村庄和人家,只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很少能看到人的踪迹。行者看了很久,忽然发现正南方有一座高山。那座山朝着太阳的方向,有一片鲜红色的点子。行者按落云头对唐僧说:“师父,有吃的了。”唐僧忙问是什么食物。行者回答说:“这里荒无人烟,找不到人家化斋。不过南山那边有一片红色的,应该是熟透了的山桃,我去摘几个给您解解馋。”唐僧高兴地说:“出家人要是能吃到桃子,就算是很幸运的了。你快去吧!”行者拿起钵盂,驾起祥云,只见他一个筋斗翻出去老远,带起一阵凉风,转眼间就飞到南山去摘桃子了。
却说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这句话可真是一点儿也不假啊!就在这高高的山上,住着一个妖精。当孙大圣离开的时候,这个妖怪竟然被惊动了。它隐藏在云端之中,踏着阴森森的风,远远地看见了长老坐在地上。这个妖怪心里暗自高兴着:“真是太好了!太好了!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听说东土大唐的唐和尚要去西天取经,而且他可是金蝉子转世,有着十世修行的原体呢。如果有人能够吃上他的一块肉,就可以长生不老啦!没想到今天终于让我等到了!”于是,这个妖怪迫不及待地想要抓住唐僧,但是当它看到长老身边还有两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守护时,便不敢轻易靠近了。那么,这两个厉害的大将到底是谁呢?原来是八戒和沙僧呀!虽然他们没有像孙悟空那样强大的本领,但八戒曾经是天蓬元帅,沙僧也曾担任过卷帘大将。他们身上的威风还未完全消失,所以妖怪才不敢轻举妄动。这时,妖怪心想:“没关系,我先戏弄一下他们,看看情况再说。”
好一个狡猾的妖精,她止住了那股阴森的风,在那山凹之中,轻轻扭动身躯,瞬间变作了一个月貌花容的女子。真是说不尽的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