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有难,特来拜问通天河妖怪根源。”菩萨道:“你且出去,待我出来。”
行者不敢强,只得走出竹林,对众诸天道:“菩萨今日又重置家事哩。怎么不坐莲台,不妆饰,不喜欢,在林里削篾做甚?”诸天道:“我等却不知。今早出洞,未曾妆束,就入林中去了。又教我等在此接候大圣,必然为大圣有事。”行者没奈何,只得等候。
不多时,只见菩萨手提一个紫竹篮儿,缓缓走出林子。她面带慈悲,轻声说道:“悟空,我与你一同去救唐僧。”行者见菩萨到来,慌忙跪下,恭敬地说道:“弟子不敢催促菩萨,还请菩萨着衣登座,再行前往。”菩萨微微一笑,说道:“不必着衣,即刻便去。”说罢,菩萨撇下诸天,脚下祥云涌现,腾空而起。孙大圣见状,连忙起身,紧紧相随。
顷刻间,他们便来到了通天河界。八戒与沙僧远远望见菩萨和行者,赶忙前来迎接。八戒看着菩萨,笑着说道:“师兄性急,不知在南海如何乱嚷乱叫,竟把一个未梳妆的菩萨给逼来了。”沙僧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师兄真是急性子。”话还没说完,他们已来到河岸。八戒与沙僧赶忙下拜,齐声说道:“菩萨,我等擅自行事,有罪,有罪!”
菩萨当即解下一根束袄的丝绦,将篮儿拴定,提着丝绦,脚踏半片云彩,将篮儿抛在河中,然后往上溜头扯着,口中念着颂子:“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如此念了七遍,方才提起篮儿。只见那篮里亮灼灼的,是一尾金鱼,还在眨眼动鳞。
菩萨叫悟空:“悟空,快下水救你师父去吧。”行者却道:“未曾拿住妖邪,如何救得师父?”菩萨道:“这篮儿里不就是吗?”八戒与沙僧赶忙拜问道:“这鱼儿怎会有那等手段?”菩萨答道:“他本是我莲花池里养大的金鱼,每日浮头听经,久而久之便修成了手段。那一柄九瓣铜锤,乃是一枝未开的菡萏,被他运炼成了兵器。不知是哪一日,海潮泛涨,他便走到了此间。我今早扶栏看花,却不见他出拜。掐指一算,算出他在此处成精,要害你师父,所以我才来不及梳妆,运神功,织了个竹篮儿来擒他。”
行者向菩萨说道:“菩萨,既然情况如此,那就暂且等待片刻吧。我们去叫陈家庄的众多信众们,让他们也来瞻仰一下菩萨您的金面。这样一来可以留下您的恩情,二来也可以将此次收怪之事告知他们,好让凡人们更加坚定信心,虔诚供养。”菩萨点头道:“也罢,那你们快去将他们叫来。”
八戒与沙僧听了,立刻一同飞奔至庄前,高声呼喊:“大家都来看活观音菩萨啊!都来看活观音菩萨啊!”一时间,庄里的男女老少纷纷涌向河边,全然不顾脚下的泥水,都虔诚地跪在地上,磕头礼拜。其中有擅长绘画的人,将菩萨的影像画了下来,这便是鱼篮观音现身的情景。
随后,菩萨便返回南海去了。众人望着菩萨离去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从此以后,陈家庄的人们更加虔诚地信仰佛教,对菩萨的恩德铭记在心。而鱼篮观音现身的故事也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一段佳话。
八戒与沙僧,迅速分开水道,径直朝着那水鼋之第奔去,急切地找寻师父的下落。原来,那水鼋之第里的水怪鱼精,已然全部死烂。他们进入后宫,小心翼翼地揭开石匣,只见师父安然无恙地躺在其中。八戒和沙僧大喜过望,赶忙驮着唐僧,离开波涛汹涌的水域,与众人相见。
那陈清兄弟见师父得救,激动不已,连忙叩头称谢道:“老爷不听小人劝留,执意前往,才致令如此受苦。”行者笑着说道:“不必多说了。你们这里的人家,下一年再也不用祭赛了。那大王已被我们除根,从此永无伤害。陈老儿,如今真是辛苦你了,快快寻一只船儿,送我们过河去吧。”那陈清赶忙应道:“有,有,有!”随即吩咐众人解板打船。众庄客听闻此言,无不欢喜,纷纷表示愿意帮忙。这个说,我去买桅篷;那个说,我去置办篙桨;还有的说,我去准备绳索;更有人说,我去雇请水手。
众人正在河边上吵闹不休,忽然听到河中间传来一声高喊:“孙大圣不要打船,莫要花费人家财物。我愿送你师徒们过河。”众人听闻,无不心惊胆战,胆小的人早已吓得跑回了家,胆大的则战战兢兢地站在原地,贪婪地看着河中。
片刻之后,只见那水里缓缓钻出一个怪物,其模样甚是奇特:它长着方方的脑袋,显然并非寻常之物,九条尾巴灵动自如,号称水仙。它的尾巴能够延长千年寿命,潜藏在水中时安静地隐匿于百川深渊之中。
它在水中翻波跳浪,冲向江岸,又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