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说道:“我这里常听人提及,有人吃了唐僧一块肉,便能白发变黑,牙齿重生。今日他不请自来,我岂能饶他!你那大徒弟叫什么名字?又往何方化斋去了?”八戒一听,立刻大声说道:“我师兄乃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那妖魔听闻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心中不禁有些悚惧,嘴上虽然不说,心里却暗自思忖道:“久闻那厮神通广大,今日竟不期而遇。”随即下令道:“小的们,把唐僧给我捆起来;将那两个徒弟解下宝贝,换两条绳子,也一并捆了。先抬到后边去,等我拿住他的大徒弟,再一起刷洗干净,正好凑成一笼蒸熟了吃。”众小妖齐声应道,随即将三人一同捆了起来,抬到后边。他们把白马拴在槽头,把行李挑进屋里。众妖纷纷磨利兵器,准备擒拿行者,暂且不提。
却说孙行者从南庄人家那里拿了一钵盂斋饭,驾着云返回原路;直接飞到山坡平坦的地方,按下云头,却发现早就不见了唐僧,不知道他去了哪里。用金箍棒划的圈子还在,但是人和马都不见了。回头看那个楼台的地方,也都没有了,只看到山根处有一些奇怪的石头。行者心里一惊,说道:“不用说了!他们一定是遭遇了毒手啊!”急忙沿着路看着马蹄印,朝着西方追赶。
行了大概五六里,正当他感到凄凉悲伤的时候,突然听到北坡外有人说话。他一看,原来是一个老翁,穿着毛毡衣服,戴着暖和的帽子,脚下踩着一双半新半旧的油靴,手里拿着一根龙头拐杖,后面跟着一个年幼的僮仆,折下一枝腊梅花,从坡前唱着歌走来。
行者放下钵盂,脸上露出笑容,走上前向老翁行礼并问候,说:“老公公,贫僧给您请安了。”那老翁随即还礼说道:“长老从哪里来呀?”行者回答:“我们来自东土大唐,前往西天拜佛求经。一共有师徒四人。因为师父饿了,我特意前去化斋,让他们三个坐在那个山坡平缓的地方等待。可是等我回来的时候却不见了,不知道他们走哪条路了。请问公公有没有看到过他们呢?”老者听后,冷笑一声说:“你那三个人里是不是有一个长着长嘴巴、大耳朵的人啊?”
行者连忙点头说:“对!对!对!”“还有一个脸色灰暗,牵着一匹白马,领着一个白脸的胖和尚吗?”行者又点头说:“是!是!是!”老翁告诉他:“你们走错路了。你不要去找他们了,各自逃命去吧。”行者着急地说:“那白脸的人是我的师父,那怪样子的是我的师弟。我和他都怀着虔诚的心,要到西天取经,怎么能不去找他呢!”
老翁说道:“我刚才从这里经过时,看到他们走错了路,闯进了妖魔的口中。”行者连忙问道:“烦请老人家指教一下,这是什么妖魔?住在什么地方?这样我才能找上门去索要他们,继续前往西天取经。”老翁回答说:“这座山叫做金山,山前有一个金洞。洞中住着一个独角兕大王。那个大王神通广大,武艺高强。那三个和尚这次肯定没救了。如果你要去找,恐怕连你自己也难以保全性命,还不如不去为好。我既不敢阻止你,也不敢挽留你,一切都由你来决定吧。”
行者再次向老翁行礼道谢说:“多谢您的指点。我怎么可能不去寻找呢!”说完便把斋饭倒给老翁,自己收拾起那个空钵盂。这时,老翁放下拐杖,接过钵盂,递给僮仆,然后变回原来的样子,和僮仆一起跪在地上,叩头喊道:“大圣啊,小神不敢有丝毫隐瞒。我们两个正是这座山的山神和土地,在这里等候迎接大圣。这斋饭和钵盂,小神先替大圣收下,这样大圣就可以轻松施展法力了。等到救出唐僧后,再将这些斋饭供奉给唐僧,以显示大圣的恭敬孝顺之情。”
行者大声呵斥道:“你这个不知死活的家伙,既然知道我来了,为什么不早点出来迎接?反而躲躲藏藏,究竟是什么意思?”土地解释说:“大圣性子急躁,小神不敢贸然行事,担心冒犯了大圣的威严,所以才会隐藏起来告诉大圣。”行者平息了怒气说:“这次暂且饶了你,好好帮我保管钵盂,等我去抓那妖怪回来!”土地和山神恭敬地答应下来。
却说这大圣刚刚系好腰间的虎筋绦,拉起虎皮裙子,握紧金箍棒,径直奔向山前,寻找妖怪的洞穴。转过山崖,只见那乱石堆积如山,翠绿色的悬崖边上有两扇石门,门外站着许多小妖怪,正在那里挥舞长枪和宝剑。
真是:烟云凝聚成祥瑞之气,苔藓堆积成青色。险峻陡峭的怪石排列成行,崎岖曲折的小道萦绕盘旋。猿猴长啸,鸟儿啼鸣,风景秀丽,鸾鸟飞翔,凤凰起舞,宛如蓬莱仙境。向阳处几棵梅花刚开始绽放,温暖的阳光使得千百根竹子自然变绿。陡峭的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