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丸药竟这样好闻?好姐姐,也匀我一丸尝尝吧!”,宝玉满怀期待。
宝钗神色一怔,想着宝兄弟还真是孩童心性,无奈笑道:“又在浑说,丸药也是能乱吃的?”
两人正说笑着,又听院外一阵谈笑声走近。
听那声儿,倒是极为热闹,最清晰入耳的便数探春和湘云,这俩丫头凑到一块儿,总是欢脱得很。
一大帮子很快进到梨香院,三春、黛玉和湘云都在,身边还跟着头十个大小丫鬟。
廊下可容不了这么多人,宝钗只得出来,与姊妹们见后,便招呼着众人进了偏厅。
“今儿倒是赶巧了,都凑到了一块儿,院里难得这样热闹!”,宝钗笑着说。
黛玉则跟着笑道:“要说,这是赶得不巧了!要来时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一个太冷清,一个太热闹。”
自宝钗进府后,府里的下人们对这位知节守礼、进退有度且温婉大方的表小姐便多有赞誉。
其实主要还是因为薛家豪富,来到荣国后打赏下人从不吝啬。
这帮丫鬟婆子,有奶便是娘,岂能不用好话捧着?
而黛玉只比宝钗早三个月进府,下人们难免会拿二者进行比较,私下里多有拉踩。
年仅十岁的姑娘,便是在机灵,行事也难如十三四岁那样周全。
更何况,黛玉刚进府那一阵,短短两个月里,宝二爷连着摔回玉,动静实在不小,下人们都跟着吃了不少挂落。
所以明里暗里,就有了一阵贬低黛玉捧高宝钗的歪风。
虽然姊妹们都常聚在一起,但两人之间要说多亲近却也未必。
不过更多的,其实还是黛玉听了闲话,心里不大服气,所以隐隐跟宝钗较劲而已。
至于宝玉亲近谁不亲近谁,那黛玉还真不放在心上,甚至她心里巴不得宝二哥跟旁人近些,别老在自己身边晃悠。
也免得什么时候突然发癔症,连累着她!
“这话是怎么说得?倒像是怪到我的头上了!”,湘云立时不依。
她其实是个受宠的姑娘,换作一般不受宠的闺阁小姐,断然养不出这股子明媚大气。
事事都敢掰扯清楚,其实也是因为有所依仗。
黛玉同她是有缘分的,虽然相处的日子不长,但拌嘴也是亲近,便笑回道:“哪个又在怪你?”
“我今儿要不来,宝姐姐这儿就冷清着,我攒着姊妹们来了,又变得吵闹起来,可不是来与不来都成了错处?”,湘云那张嘴也不饶人,说得最直。
宝钗当即笑道:“冷清有冷清的好,热闹有热闹的妙,独身能自省,二人能谈心,三人能做戏,哪里就有什么错不错的?”
湘云这才笑道:“宝姐姐这话说得极是!”
黛玉一听,抿了抿唇,藏在袖里的小手暗暗绞了绞帕子。
总觉着,好像自己又被宝姐姐给比下去了一头,不开心!
不过这点情绪她还收得住,也不至于真往心里去。
宝钗又道:“湘云妹妹是几时来的?”
“刚来,陪明儿是十五,来陪老祖宗一块儿过节,又听说宝姐姐病着,就过来看看!”,湘云简答道。
宝玉好长一阵插不进话,都快急坏了,连忙寻机问道:“今儿个姨母和表兄怎么不在?”
“母亲去了姨妈那儿,哥哥说是去了族学。”,宝钗随口应着。
宝玉正想跟姊妹们提自己即将进族学的事,现听宝姐姐主动谈到,立时便开了口:“那可巧!再过几日,我便也要去族学里听讲,到时候还能同表兄一起!”
他这话说得稀奇,姑娘们谁不知道他的性子?
经济仕途的东西,多看一眼便要嫌弃,西席先生还乡,没了约束的他过得不知道有多自在!
怎么突然又要去族学里找不痛快?
难道转性了?
湘云心直口问,最先问道:“你怎么想去族学?政老爷逼你去的?”
宝玉当即将秦钟的事儿给说了出来,没有半点遮掩。
宝钗原本是有所期待的,可听完以后,眸光又重新内敛。
自从得知母亲动了那样的心思后,她待宝玉终究也是要与以往不同的。
如果宝兄弟能够醒悟过来,决心进学入仕,那凭借贾府以及王家的助力,必然是前途无量的。
肯定比玩兄弟事事靠自己要容易成事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