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正事,也能随意捐来五品同知的官身。
单看国子监里这些文官家的子弟,勤勉向学,刻苦用功,但这一辈子能做到五品官的又能有几个?
盛京城就这么点大,四王八公外加一堆侯伯,东南西北中五个城区内,谁身边还没几个勋贵纨绔?
而偏偏这些勋贵,大都是军功封爵,武官出身,也难怪文武之间不对付。
搁谁看到贾琏这种人混到五品官,甚至按书里的剧情发展,贾蓉那种人都能混到五品官,谁能服气?
想明白这一点,贾玩对那些同窗“孤立”自己,倒是更添几分理解。
于闻道也从旁“开解”道:“其实远志兄这话说的也不全对!文臣这边虽说难有父子相承,血脉代传,可实际上却也有师生门户,这里面的干系纠缠,其实一点儿也不比勋贵之家少!”
“远志兄刚才只说了勋贵和普通文臣,独独漏了世家,而世家不正是由这种师生传承造就的吗?门生故吏遍天下!他们的便利,可一点儿不比勋贵之家要少!公侯能荫封三代五代,而世家却有机会长盛不衰,甚至朝代更迭也难动摇他们的根基!”
他这话点得更透!
武将的终点是军功封爵成为勋贵,文臣的终点则是缔造世家!
区别只在于,勋贵中懂得教育后辈的少,所以多出膏粱纨绔名声差,而世家着书立说家风严谨,舆论又多由儒生引导,所以名声好!
贾玩在荣宁两府中,可不曾听过这些论调,今日听林鹏和于闻道讲来,只觉振聋发聩,思路愈发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