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前宝钗才女落选之时,薛姨妈便已动心起念,想要撮合她和宝玉的姻缘。
只不过当时宝钗病着,心里又有顾虑未能答应,所以便迁延了些时日。
后来中秋宴上,听闻贾玩下场秋闱,更是多了几分期待,所以才没急着做什么。
而今,秋闱榜单已放,贾玩未能中举,那他同宝玉一比,就要逊色许多了。
宝玉再不济,也是贾母最宠爱的孙儿,背后有贾政,还有他王家舅舅!
即便他将来一事无成,起码有贾家的人脉和王家的人脉在!
凭宝钗的本事,若是真能与宝玉结成连理,那宝玉的人脉背景,通通都能为她所用,也就是可以为薛家所用!
相比之下,贾玩有什么?
贾家的旧部老亲,有几个会认三房?
所以贾玩落榜,薛姨妈便再不用犹豫。
加上薛蟠这段时间在梨香院养伤,这个儿子的不省心愈发叫薛姨妈头疼。
思来想去,还是尽快推进“金玉良缘”,保下一头才稳妥!
“女儿啊!你再好好想想,母亲是不会害你的!”,薛姨妈撂下这句话后,便离开了。
宝钗坐在房里,手里摩挲着那件金项圈,两眼望着窗外的月,怔怔出神。
良久,只化作一声轻叹,渐渐飘远。
等贾玩再次休沐回到荣府时,关于“金玉良缘”的风声,便已开始在府里小范围传开了。
有红玉这样一个消息灵通的耳报神在,贾玩想不知道也难。
不过他对此倒是并无太多异样的情绪,只觉薛家母女未免心急了些。
宝玉现在才几岁?十二岁都未满,便急于造势。
真的传开,对女儿家的名声又能有多少好处?
但想想,宝钗年也十三四岁了,再过个一两年便该及笄。
这个时代,女子及笄礼前定亲,及笄后出嫁,也是正常的。
所以薛姨妈这样帮女儿造势,似乎也不算有错,毕竟宝玉能等,宝钗已经渐渐大了,可等不起太久。
“听说宝姑娘的那璎珞上,还刻着字呢!跟宝二爷的那块玉,倒是很相配!”
小丫鬟们有心算无心,都是十几岁的年纪,这些流言传得最快。
“这话在我面前说说也就罢了,可不能再往别处传,没得叫旁人说咱们绮霰斋没规矩,背后嚼舌根!”
贾玩虽不关心这些,但该提点还是要提点。
他对“木石姻缘”的态度,终究与“金玉良缘”有着极大不同。
前者太过悲情,林妹妹几乎注定伤身又伤心,活活哭死。
而且黛玉年纪小,心思终究单纯些,感情也更加纯粹。
再加上贾玩亲眼见过这姑娘受委屈的时候,所以难免要多几分怜惜。
若来一趟红楼,连林妹妹都救不了,那他岂不是白来这一回?
不过宝钗就不同了,进贾府便已十三四,几乎是已经可以谈婚论嫁的年纪。
而且她是个有主意的人,说话做事自有章法与计较。
真说投入了多少感情,却是未必!
虽然她有她的难处,但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她自己的选择。
所以贾玩又怎么会无缘无故地横加干涉?
说起来,消息传到他这儿已经算是比较晚了。
最先知道的,其实是三春和黛玉那几个姑娘。
迎春年纪也够,所以大抵是明白这里面的意思的,但她素来不是多嘴多舌的人,自然不会多谈。
惜春年纪太小,七八岁的小姑娘,便是再早慧,又能懂个什么?
这又不是后世那个信息泛滥的时代!
探春和黛玉倒是也能模糊地觉察到一点,但都并未在意。
在黛玉心里,宝二哥虽然常找她顽,但到底谈不上有多亲近。
前后三次摔玉,足以让她在心中筑起一堵高墙,将宝二哥隔绝在外,尽量避免给对方继续伤害自己的机会!
而玩三哥,正因为难得一见,所以每次相见,她都有一种久别重逢的幸福感。
此时听闻什么金玉之说,她还觉得有趣,宝二哥若能多去找宝姐姐几回,那便能少来找自己几回,乐得自在!
至于探春嘛,对此也是高兴的,虽然还不算特别明白,但若是宝姐姐能成自家嫂嫂,亲上加亲,也很好!
小辈中,唯一听闻此事有所不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