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玉本来同姐妹们玩得正好,戏着牙牌哄得老祖宗也很快活。
突然听到下人传话,说是二老爷要唤他过去考校功课,立时魂都吓飞了一半。
忙窝进贾母怀里撒娇,寻求庇护。
老太太最是心疼他,听了那话再见了宝贝玉儿的可怜样,哪有不应的道理?
不过她倒也没拘着宝玉不让走,而是携着大小女眷一并移步过来了。
“母亲,您怎么也来了?”
政老爷是个极重孝道的人,这也是贾家的家风,贾家东西两府,不论多混账的东西,待父母都是极敬重的,绝不敢有丝毫忤逆。
所以贾母一来,政老爷便得恭恭敬敬地行礼问安。
到底是新春佳节,正喜庆的日子,老太太也不会当着一众小辈的面下了她小儿子的脸面,否则也不至于亲自过来。
“你把孩子们都叫到了这儿来,我那儿没了热闹,便干脆跟过来瞧瞧。怎么?我来不得?”
考校功课什么时候不行?怎么就偏得挑今日?所以老太太摆明了是要护短!
贾政也是无奈,每次他想管教儿子时,母亲和夫人便会站出来护着。
今日他还没说什么,也没把那混账东西怎样呢!
结果就已经护上了!
回想方才玩哥儿、环儿还有兰儿的表现,原本他也是心情大好的。
可现在,什么好心情都被搅了!
再看宝玉藏在老太太身边,那低眉顺眼毫无担当的窝囊样,贾政多是气不打一处来,偏又不好发作。
只能委婉地先跟老太太告罪:“母亲说的这是哪里话?儿只是方才考校了玩哥儿、环儿还有兰儿的学问,见他三人皆有长进,便想将宝玉唤来一并考校。不意搅了母亲的兴致,是儿的不是!”
听了这话,贾母倒是心情略有好转。
一旁的女眷也是纷纷把目光转向贾玩三人,邢夫人神色如常,毕竟跟她们大房无关。
王夫人和李纨则是先看向了贾兰,毕竟兰儿与她们才是最亲近的,能得老爷的夸奖,自然是好事。
赵姨娘今儿也在,只不过以她的身份,没资格离贾母太近,所以站在稍远些的位置激动地看着环哥儿。
这个孽障,不想今儿个还有这般造化,竟能入了老爷的眼!
真是上天垂怜!
她母子二人大约又有了指望!
激动之余,还不忘瞥一眼宝玉。
越不中用越好啊!
若是宝玉时候一事无成,她家环哥儿却日益长进,那以后如何只怕还两说呢!
至于黛玉和三春等几位姑娘,更多的还是在看贾玩。
自打贾玩入学国子监后,便极少与她们玩在一处。
便是每月休沐回府,也总要与薛家表兄、琏二哥以及府外好友小聚,与姊妹们至多在晨间给老祖宗请安时见上一面,然后简单聊个几句。
便是如今在节里放着长假,玩三哥也不如去年那般空闲了。
今儿听政老爷说他学问长进,姑娘们心中既觉得理应如此,又难免生出几分好奇。
“罢了!儿孙有长进是好事!宝玉近来也是极好,才又做了一首好诗!快给你父亲念念!”
老太太这是有心在替宝玉遮掩,若是考校别的,只怕今日她的玉儿又要被苛责。
所以她提前点了诗文一项,宝玉最有诗才,哪日赏花望月时不作个几首?
脑袋里定是有好句的!
拿来用一用,哄他老子高兴,这所谓的考校也就翻篇了。
宝玉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糊涂蛋,当然就坡下驴,信手拈来一篇中上诗文。
明知这是祖孙二人打马虎眼,贾政也不好再深究,最终草草散了。
府中热闹稍歇,城中热闹却不止。
除夕无月,但爆竹和焰火却将夜空映成七彩,照耀着整座盛京。
已经不是头一回欣赏这个时代的烟花了,可贾玩却依旧觉得震撼。
烟花发展到这个程度,可见工人对火药的加工利用水平也是不低的,民用如此,不知道火药在军事方面应用发展如何。
脑海中突然闪过后世的百年屈辱,贾玩忽地一惊,或许大顺也没有真正重视火器研发。
火药诞生于华夏,自李唐王朝开始便被发明出来。
而后不久,便有火药箭、燃烧弹一类的武器应用于战场。
但当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