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冯紫英到时,众人已聊了许久。
七拼八凑便将辽西这两个多月的战事,还原了个大概。
贾玩全程听完,只记得这个城的守将是贾家旧部,那个关的主将以前又是哪家的副手。
一众二代三代们,张口便是叔、闭口便是伯,就好像那些边地将校统领们,个个都与他们沾亲带故一般。
贾玩光是听着,都觉得不太妥当。
毕竟哪个上位者,能容忍这种根深蒂固的裙带关系?
军队从来都是最纯粹最重要也最复杂的组织!
它是上位者手中最有力的武器,是巩固统治地位的最大依仗,必须要牢牢握在手中!
但兵卒要有将帅来领才能成军,所以将帅势必要从上位者手里分走一部分兵权。
战场是出生入死的地方,兵卒血性最足,袍泽之情自古以来都是极为纯粹真挚的。
所以将帅领兵的时日一久,军队便会打上为将者的烙印。
这样的队伍,战斗力强,却又深受上位者忌惮。
而后便是最常见的换将、拆分,一点点消磨前任主将在军中的影响力。
当年跟着贾家代善公在辽西征战的那一批将士,到如今,最年轻的也有四十多岁了。
这批人,便是贾家最后的人脉。
等到这批人也都退下来,那贾家在军中便再无影响力可言。
王子腾如今奉旨巡边,所谓九省统制,走得便是辽东、蓟州、宣府、大同、三关、延绥、宁夏、固原和甘肃这一条线。
也是当面代善公领军的一条线!
说不定,他就是趁这个机会,将贾家在军中的旧部和人脉拢到了手中!
贾玩一边听他们聊天,一边回忆着书里的故事情节,然后结合起来在脑海中梳理。
王子腾此次巡边回来,似乎就是二房的大姐姐元春选凤藻宫封贤德妃的时候,而且那位王家舅老爷也再次升官成了九省都检点。
从京营节度使,到九省统制,再到九省都检点,没两年便升一级。
谁家做到当朝一品大员还能升这么快?
王家能有多少底蕴,能供王子腾这样在官场官运亨通?
贾玩越想越觉得,王子腾去年升官巡边,大概就是冲着那些边地军权去的。
可收拢了贾家的人脉,为什么回来后隆兴帝就会给他升官呢?
难道说,王子腾这么做是帝王授意的?
也就是说,隆兴帝很有可能是在借王子腾拿走贾家最后的倚仗,将这部分权力收归己用。
于是这步棋走完,权利回到帝王手里后,王子腾便满载着荣耀“一病去了”!
死的十分突然,就像当年的代善公在家中暴毙一样!
王子腾升官,贾元春封妃,是贾家交出若有权力和底蕴后的赏赐,或者说补偿。
补偿完了,便可随意宰割……
想到这个可能,贾玩悚然一惊!
若事情当真如他所想,隆兴帝早就开始对贾家下手,那他现在才想着向皇帝投诚,是不是已经来不及了?
“琏二哥,王家舅姥爷奉旨巡边,是不是也快回京了?”,贾玩突然拉住贾琏,藏住心中的紧张问道。
方才他们聊了许多,当中也确实有提到王子腾,所以贾琏虽有些意外贾玩会有此一问,但也没有多想。
随口答道:“嗯!快了!大约年中便该回京。怎么?玩兄弟也对军旅之事感兴趣?”
贾玩勉强笑了笑:“哪里是我对这些感兴趣?这不是年后环哥儿一心想着学武知兵,正愁没有名将引路吗?他同我亲近,这琏二哥也是知道的。”
“方才听诸位兄长聊到王家舅老爷,我便想到了这一茬,就试着问问。”
他随便扯了个理由,否认道。
无论他的猜测是否属实,这个时候都不可能再往军事上凑了。
王子腾六七月份便要返京,事情多半已成定局,根本没有他插手的余地。
现在他更在意的,是自己借内务府往皇帝身边靠的计划,还能不能继续实施?
若是现在收手,干脆从商,等再过两年,年纪差不多了,直接从荣府分出去。
那将来即便是宁荣两府被抄,应也是牵连不到他的,总归还有机会做一辈子富家翁。
到时候舍些钱财搭救几个金钗,保一保姐姐妹妹,或许还是行的。
可不知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