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这些纨绔,平常就在大街上纵马,不知道连累了多少人,如今好不容易有人出面制止他们,居然还被放走了。
&esp;&esp;这叫什么事情,难道就真的没人能为他们这些寻常百姓做主了吗。
&esp;&esp;难道这权贵横行霸道的世道,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吗。
&esp;&esp;他们到底还有没有活路啊。
&esp;&esp;范秀一听这事,头都大了。
&esp;&esp;最重要的是,昨儿被领回去的,还有内阁一个老臣的亲孙子,内阁于是也成了被声讨的对象。
&esp;&esp;武王这一派立刻就抓住了机会,表示任将军的儿子现在还在京兆府,他们遵守国法,没去捞人。
&esp;&esp;而宗室一方也表示,长沙郡主的嫡子这会儿也在京兆府没出来呢,他们虽然是宗室,虽然姓周,但他们也是遵守国法的,没有跟孟家搅和在一起。
&esp;&esp;于是孟家在这件事情里负起了最大的责任,想推卸责任都不行。
&esp;&esp;已经隐退许久的杨老御史,连夜写了一篇老长的奏折,指责御史台居然没有一个能监督朝臣的,说他们全部都是范秀的走狗。
&esp;&esp;要知道,子孙惹事,朝臣也是会被弹劾的,可御史台都哑巴了。
&esp;&esp;武王瞧见李弗,道:“若非本王知道你,还要以为昨日城门口的事情是你安排好的。”
&esp;&esp;李弗道:“天赐良机,不用实在可惜。”
&esp;&esp;这个时机确实来的非常巧妙,李弗一直忙着处理京兆府内务,暂时顾及不到外面的事情。
&esp;&esp;只是人算不如天算,谁能想到昨天打架,把西北回来的,宗室的,内阁的,侯爵府的给通通卷了进来呢。
&esp;&esp;但凡少一方,现在的京城都不会这么热闹。
&esp;&esp;武王颔首:“做得好,这些蛀虫,早该除去。”
&esp;&esp;武王也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他早就看不惯那些张扬跋扈的世家了,如今抓住了时机,哪里有他们好果子吃。
&esp;&esp;李弗正要说话,侍卫来报:“殿下,荣阳侯求见。”
&esp;&esp;武王:“不见。”
&esp;&esp;武王回京之后,这些世家也是昂着脖子过日子的,自恃身份,一直等着武王府拉拢他们。
&esp;&esp;他们认为武王想在京城大展拳脚,就必须要依赖于他们。
&esp;&esp;但武王是什么人,他镇守西北几十年,不知见过多少鲜血,他的杀戮之心何其重也。
&esp;&esp;他是回来当皇帝的,不是给这些世家当孙子的。
&esp;&esp;荣阳侯等人,他们太高看自己,也太小看武王。
&esp;&esp;他对李弗道:“只管放手去做,这京城的漫漫长夜,要在本王手里结束。”
&esp;&esp;李弗向武王行了一礼,觉得这句话十分耳熟。
&esp;&esp;一想,这是去年张珠珠说过的。
&esp;&esp;李弗心情复杂,道:“殿下为国为民,有先贤之风。”
&esp;&esp;武王闻言,笑道:“怎么,学了你媳妇的本事了。”
&esp;&esp;李弗可不是这样的脾气。
&esp;&esp;“还不太熟练,您见谅。”李弗道。
&esp;&esp;武王大笑起来。
&esp;&esp; 第一次为人父母
&esp;&esp;荣阳侯没有见到武王,只能去找了范秀。
&esp;&esp;现在最要紧的事情,是要平息京城百姓的议论,及时挽回自己的名声。
&esp;&esp;只是有句话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他们确实有办法堵住百姓的嘴,但他们没有办法控制百姓的思想。
&esp;&esp;要是这件事情处理不好,失了民心,得到好处的只会是武王府。
&esp;&esp;他们想反驳这件事情,却找不到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