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朕不管,你自己想办法。”
&esp;&esp;皇帝的态度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他从来都没有关心过太子要娶谁,娶几个。
&esp;&esp;他只关心太子你将朝堂上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你去外头征战,能不能赢。
&esp;&esp;皇帝自己三宫六院,但他不管儿子这些方面的事情。
&esp;&esp;他认为这些都是小事。
&esp;&esp;小潘氏听皇帝这么说,有些着急:“陛下,您不能不管啊,您当年娶的可是我们姊妹二人。”
&esp;&esp;他们潘家那时候死的是没剩几个,可是名望还摆在那里呢,皇帝求娶死了未婚夫的大潘氏,为他赢得了非常大的支持,成了皇帝胜利的开端。
&esp;&esp;皇帝说:“朕娶你姐姐,那也是真心倾慕敬仰,并不全为着名声。”
&esp;&esp;小潘氏心说得了吧,您那后宫一串一串儿的,没见过这么倾慕的。
&esp;&esp;在皇帝看来,倾慕一个女子,不代表着他不能继续看其他女子啊,人的心和眼都是很宽广的,不可能被一个人挤占。
&esp;&esp;就说潘氏姊妹,她们在皇帝心中,那都是占了重要位置的。
&esp;&esp;潘皇后咳嗽了一声:“陛下,往事且不必提,先听孩子的事情。”
&esp;&esp;皇帝:“好,听皇后的。”
&esp;&esp;潘皇后则问太子:“你想清楚,我和你母妃为你挑选的人,可以让你在朝堂彻底站稳,过几年,甚至能与你的父皇分庭抗礼,你不娶她们,你的路会很难的。”
&esp;&esp;皇帝听着潘皇后直白的话,也是无奈:“不要说的我们父子好像马上就要反目成仇似的。”
&esp;&esp;他们父子俩的关系很不错的。
&esp;&esp;皇帝自认不可能跟亲儿子怎么样。
&esp;&esp;潘皇后看向皇帝:“陛下,臣妾说的都是真的,您年纪渐渐大了,权势却还未达到顶峰,过两年太子年富力强,朝臣的目光也要移到太子身上,您到时候瞧着他,恐怕难受,索性今日都是自家人,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那样挑拨离间的事情,咱们谁都受不起 他是我们唯一的孩子
&esp;&esp;潘皇后先对李弗说:“那时候你才带了先帝密旨到西北,我就想着你让你潘家的女婿。”
&esp;&esp;潘皇后见过李弗十来岁时候的模样,他那时候就赢过了一众人,在王府的宴席上得了彩头。
&esp;&esp;所以再一次看见李弗,知道了李家的事情之后,她就想让李弗做潘家的女婿。
&esp;&esp;李弗要是答应下来,娶潘氏女,他如今所有的一切便会得到的更轻易。
&esp;&esp;小潘氏也想起了往事,对张珠珠说:“你是好福气,三郎死活不肯答应,最后才说有了心上人,你知道他为此付出了什么吗。”
&esp;&esp;一个年纪轻轻的读书人,自此入了军中,他经历的辛苦,是张珠珠难以想象的。
&esp;&esp;张珠珠道:“娘娘,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esp;&esp;她承认李弗的付出,张珠珠也为此感动,不过她并不贬低自己,她作为李弗的妻子,带给他欢愉,与他生子,也得到了潘氏姊妹的认可。
&esp;&esp;她敢说自己给予李弗的一切,对得起李弗的付出。
&esp;&esp;小潘氏:“这话你倒是敢说。”
&esp;&esp;李弗坚定道:“正是如此,我从未后悔。”
&esp;&esp;张珠珠带给他的,已经足够了,他应当为自己的前程付出血泪,这不是珠珠应该承担的事情。
&esp;&esp;皇帝一家子瞧着他们夫妻俩,真是没什么话好说了。
&esp;&esp;小潘氏想,也许他们两个,真的与众不同,会有白头偕老的那一日吧。
&esp;&esp;她收回前面说过的话。
&esp;&esp;潘皇后说李弗的事情,是给太子听的:“三郎那时候与你走得近,你是最清楚他的辛苦的,太子,你真的要违背我和母亲,要为你自己做主吗。”
&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