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她苦笑一声,说:“这些傻姑娘,给人做妾室有什么好的,也是我命苦,还生了两个苦命的孩子,我实在舍不下他们,不然我早就离了黄家了。”
&esp;&esp;张珠珠拉着她的手:“说起来,实在是朝廷对不住你,叫这样的事情在绵州横生,苦了你和你的孩子。”
&esp;&esp;孙氏摇头,早期杜家还没有这么猖狂,她不是拐卖来的,家里也苦得很,到了黄家,也算有了一段好日子了。
&esp;&esp;父母卖儿鬻女,这也犯法的,只是如今不大追究罢了。
&esp;&esp;最要紧的是,她膝下有个儿子。
&esp;&esp;“我那儿子得了老爷太太开恩,如今已经读书识字了,我有了这个依靠,便不发愁。”孙氏笑着说。
&esp;&esp;张珠珠带着她去见那二三十个女孩子。
&esp;&esp;有两个女孩儿去见了张珠珠说要做妾的事情,却还平平安安地回来了,还给她们转述了张珠珠的话。
&esp;&esp;张珠珠这两天也在使劲给这些女孩子画饼,力气下的足足的。
&esp;&esp;得让她们明白,指望男人不如指望自己。
&esp;&esp;孙氏知情识趣的,把自己头上的银簪子都拔下来两根,衣服也弄乱了些,这才进去。
&esp;&esp;她们还记得孙氏,知道这是去了黄家做妾室的,那会儿在衙门说口供的时候,孙氏打扮得光鲜亮丽的。
&esp;&esp;张珠珠没有进去。
&esp;&esp;孙氏说道:“诸位妹妹那日见我,是我家老爷特意交代的,不能丢了黄家的体面,那是我儿子满月时候做的新衣裳,如今穿着,并不合身。”
&esp;&esp;女孩儿们听了这话,再看看她的模样,不由后怕起来。
&esp;&esp;孙氏温言细语地讲了自己在黄家的经历,得宠的时候是有的,所以生了两个孩子,但是府里永远有比她更年轻的女子,黄大老爷也多在外头贪新鲜。
&esp;&esp;黄大太太吃斋念佛,也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但她不必做什么,捧高踩低的人,自然会让他们母子三人许多苦头。
&esp;&esp;孙氏感慨道:“如我这般,是运气的,有个被送去冯家的,没几日就被划花了脸,卖去下贱地方了。”
&esp;&esp;她还特地形容了一下人有多惨。
&esp;&esp;她压低声音,说:“三奶奶心地好,如今拿你们当亲妹子一般,日后自然会给你们找一门好姻缘,千万不要生出那等不好的心思,一辈子受苦就不说,亲生的儿女,都没法喊你一声娘。”
&esp;&esp;你的儿女不是你的儿女,他们要喊嫡母为母亲。
&esp;&esp;儿子科举出仕,倘若有朝一日做了高官,能封诰命的也是嫡母,不是生母。
&esp;&esp;孙氏掩面哭泣:“我儿那日问我,说他为什么不能和嫡出的哥哥一样去读书,以后管家里的事情,我怎么和他说啊……”
&esp;&esp;孙氏最耿耿于怀的,是最后这件事情,她甚至愧对自己的儿女。
&esp;&esp;话说到这里,屋里顿时一片安静。
&esp;&esp;那天去求张珠珠的女孩儿说:“可见三奶奶是真的良善,她不让我们做妾室,全然是为了我们好,我真蠢,我这样作践她的心意……”
&esp;&esp;她说罢哭了起来。
&esp;&esp;张珠珠听到哭声,吩咐人照顾好孙氏,便离开了。
&esp;&esp;红豆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到了堂屋里,黄大太太正在逗弄他,见了张珠珠说:“小郎君真是顶事呢,瞧你不在,就忙着出来招待我了。”
&esp;&esp;张珠珠把儿子抱起来,笑道:“那他可有怠慢了贵客?”
&esp;&esp;黄大太太笑道:“不曾,不曾,实在是个好主家。”
&esp;&esp;红豆靠在母亲怀里,又朝她们笑,实在讨人喜欢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