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就算是在冯杜两家手底下讨生活,意思一个比一个有钱,今天送的礼也都不相上下。
&esp;&esp;绵州的钱,花在绵州,那是再好不过的。
&esp;&esp;张珠珠心念一转,索性把老本行给拾起来了,装模作样说:“陛下潜邸时,我便认识了如今的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两位娘娘最是仁善不过,我时刻记得她们的叮嘱,这会儿有件事情,不知当讲不当讲。”
&esp;&esp;众人心说你都说到这里了,再不让你讲,那能行吗。
&esp;&esp;“这有什么不好说的,两位娘娘是咱们天下女子的表率,她们的叮嘱,自然是要讲的。”
&esp;&esp;众人纷纷附和。
&esp;&esp;张珠珠露出微笑,说:“那时京城乱了好些日子,被祸害的不成样子,就如同现在的绵州城一般,都是百废待兴,两位娘娘亲自去了慈幼局,瞧见那些孩子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拿出了自己的体己钱贴补,京中贵妇纷纷效仿。”
&esp;&esp;听到这里,众人的心情十分复杂。
&esp;&esp;张珠珠笑呵呵地说:“放心,我不是要诸位做什么,只是今日受了这许多厚礼,我们夫妻受之有愧,思来想去,得之于绵州,用之于绵州,于我,于各位,都是行善积德的好事。”
&esp;&esp;这话就有点意思了。
&esp;&esp;用在绵州,意思就是他们不拿走分毫。
&esp;&esp;人家不收你们的好处,你还要怎么开口要人还呢。
&esp;&esp;张珠珠说完,便借口说儿子离不开自己,去看红豆了。
&esp;&esp;黄大太太和张珠珠比较熟,她悄悄跟了上来,有些为难地说:“三奶奶,你的意思是……”
&esp;&esp;张珠珠见她过来,说:“我们夫妻迟早要回京,绵州的事情,只是暂管,朝廷派来的官员,过些时候就来,你说绵州是谁说了算。”
&esp;&esp;张珠珠不止画饼,还学会了飞饼,也不知道来绵州继任的哪一个。
&esp;&esp;她继续说:“京城才是我们待着的地方,绵州的事情,我们如今越俎代庖,回头我们走了,绵州知府若是有别的意思,天高地远的,可怎么是好啊。”
&esp;&esp;黄大太太恍然大悟,这话确实有道理。
&esp;&esp;“那这……这可怎么好?”
&esp;&esp;还以为有了个可以攀附的,结果还攀不着。
&esp;&esp;张珠珠安慰她:“慈幼局的事情,是皇后娘娘管着的,等我回去,把这事和娘娘一说,娘娘必定嘉赏,我是不算什么,娘娘的面子可是算的。”
&esp;&esp;黄大太太果然被安慰到了。
&esp;&esp;两人正说着,侍女过来请张珠珠,说金珠儿和几个小姑娘,跟今天来的客人吵嚷起来了,那位太太觉得自己女儿受了委屈,要个说法。
&esp;&esp;黄大太太心说这是哪个缺心眼的,她们捧着张氏还来不及呢,还要说法,真是糊涂了。
&esp;&esp;张珠珠只得去瞧瞧,心说小姑娘吵嘴这是常有的事情,以后也不会见面,吵完就算了,何必这样不依不饶的。
&esp;&esp;那些小女孩儿最近读书读的认真,应该不至于做太过分的事情。
&esp;&esp;张珠珠一过来,金珠儿等几个女孩儿就跑到她身后去了。
&esp;&esp;有个中年妇人正在哄自己女儿,见了张珠珠,立刻告状,说:“三奶奶,您养着这些小狐狸精就算了,怎么还把她们放出来,叫她们到处挠人呢!”
&esp;&esp;这话就有些难听了。
&esp;&esp;金珠儿几个女孩子听到,都很生气,张珠珠示意她们别出声,说:“怎么挠的,您说说。”
&esp;&esp;中年妇人立刻示意自己女儿出来说。
&esp;&esp;那也是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她以为自己有人撑腰,说:“我在这好好地跟朋友玩呢,她们就跑出来骂我。”
&esp;&esp;张珠珠看金珠儿她们:“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