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承诺回王府后,不可再与本王分榻而卧。本王还要王妃写下,此生要同本王夫妻恩爱,白首偕老。”
&esp;&esp;见薛雁有些为难,霍钰又循循善诱,“王妃不愿意吗?难道昨夜王妃曾对本王说过的话都是假的,难道是为了拖延时间,随便哄弄本王的吧?”
&esp;&esp;薛雁赶紧道:“自然都是真的。”心想不过是以姐姐的名字立字据,但姐姐和宁王本就是夫妻,回京后,她也能很快和姐姐换回了,宁王也不会察觉。
&esp;&esp;霍钰拿来纸笔,薛雁便按宁王的意思写下字据,便打算签下姐姐的名字,但却被霍钰阻止,“还是签“宁王妃立”这几个字吧。”
&esp;&esp;薛雁想了想,便顺从霍钰的意思写下字据,霍钰又让她按了手印。
&esp;&esp;薛雁道:“这样可以了吗?”
&esp;&esp;霍钰将纸折叠后贴身收好,对薛雁叮嘱道:“船快要靠岸了,王妃还可再歇息片刻。等到船靠岸,再收拾行礼,明日便要启程回京了。”
&esp;&esp;待她躺下,霍钰替她掖好被褥,俯身亲吻在她眼下的红痣上。
&esp;&esp;
&esp;&esp;船已靠岸,辛荣已经架马车来接,“属下来迟,还请殿下恕罪。”
&esp;&esp;霍钰抬手示意他起身,只对他说了一句话,“去查一查薛氏姐妹,将她们的容貌特征,她们的性格、喜欢和习惯,本王都要知道,越详细越好。”
&esp;&esp;他已经可以确定,那晚与他拜堂的薛凝和他所遇见的薛凝绝非同一个人。或许从一开始他遇见的就不是薛凝。
&esp;&esp;或许从一开始就错了。
&esp;&esp;“还有此事吩咐下去,决不能让王妃知道。”
&esp;&esp;辛荣问道:“难道王爷是担心有人假冒王妃。”
&esp;&esp;霍钰勾唇笑道:“本王的王妃从来只有一个。”
&esp;&esp;辛荣有些看不懂主子的心思了。
&esp;&esp;只听霍钰说道:“有没有办法可留住一个人?”
&esp;&esp;辛容心想,王爷应该是想得到王妃的欢心,又想起临走前桂嬷嬷叮嘱他促成王爷王妃圆房之事,于是他鬼使神差的说道:“生米煮成熟饭?”
&esp;&esp;霍钰若有所思,顿时豁然开朗。
&esp;&esp;
&esp;&esp;今日刚好是第十天,也是姐姐同薛雁约定换回的日子,待到回京还需几日,薛雁心想此番来苏州耽搁了十多天,也不知姐姐是否和她一样,等得心急了。
&esp;&esp;于是,她坐在桌前,写了一封信,去城中寻了信鸽,送信给姐姐,信中说了她在苏州城的遭遇,同姐姐解释,她绝非有意拖延,实则心中十分迫切想与姐姐换回。
&esp;&esp;京城中,谢府,凝辉院中。
&esp;&esp;谢玉卿亲手熬了汤药,端到薛凝的面前,关切地说道:“凝儿,快把药趁热喝了。”
&esp;&esp;薛凝笑道:“我要表哥像往常那般喂我。”
&esp;&esp;“好。”
&esp;&esp;谢玉卿先是将药放在嘴边吹凉,再用勺子将药喂到薛凝的嘴边,“药已经不烫了,凝儿喝了药,身体很快便能好起来了。”
&esp;&esp;薛凝却并未张嘴,而是迫切问道:“若是凝儿好了,二表哥会将凝儿送回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