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只怕宁王正是喜欢王妃那不受约束的机灵劲儿。
&esp;&esp;柳儿越发疑惑了,便问道:“那姑母为何还要教王妃这些规矩?”
&esp;&esp;桂嬷嬷笑道:“王妃和月妃娘娘很像,娘娘从小就不喜欢学这些,也不想被那些规矩礼数约束着。娘娘曾对我说过,她觉得学这些毫无用处,还不如去学骑马射箭。月妃娘娘年轻时性子跳脱,就很咱们的那位王妃一模一样。我看到王妃就想起娘娘小时候,因为学规矩,不知挨了国公大人多少次打骂,可她仍是不改。只不过后来进了宫,她被宫规约束着,被各宫的娘娘盯着,便再也不能随心所欲,性子也收敛了许多。”
&esp;&esp;柳儿眼睛一亮,笑道:“我明白了,月妃娘娘自己不喜欢学规矩,必定也不会拘束着王妃学规矩,所以姑母也并未那般严格要求王妃学。”
&esp;&esp;“算你聪明了一回。”桂嬷嬷道:“月妃娘娘教王妃规矩,只是想着逢年节进宫时,不会被人挑着错处,有人会为难王妃罢了。”
&esp;&esp;况且月妃派她来王府,是担心宁王殿下常年在军营中,整日接触的只有男人,担心他不懂女子的心思,不会心疼女子,担心王妃会受委屈。
&esp;&esp;桂嬷嬷似想到了什么,便让柳儿去找辛荣,将这几日王府发生之事传信宁王。
&esp;&esp;柳儿问道:“嬷嬷可是怀疑什么?”
&esp;&esp;桂嬷嬷摇了摇头,“宁王此去北狄路途遥远,心中必定牵挂着王妃。对了,王府之事你不可对外人说一个字,以免被有心人听去。”
&esp;&esp;
&esp;&esp;出了薛府,薛雁一把甩开了赵文轩的手,没想到赵文轩不顾她的意愿去求赵妃指婚,想当初她还因为赵文轩和二表哥交好,便以为他是个好人,可如今赵家请了圣旨来府中拿人,她更是不愿与赵文轩扯上关系。
&esp;&esp;“赵公子,我与你仅有一面之缘,也根本不喜欢你,更不会与你成亲。何况你们赵家如今正得势,薛家举家入狱,还有牢狱之灾。我自然高攀不上,即便是抗旨,舍了这条性命,我也绝不会嫁给你,劝赵公子死了这条心吧。”
&esp;&esp;赵文轩却笑道:“我知你不会嫁我,今日我不得已才在父亲面前谎称赐婚,未得薛二小姐的应允,事急从权,请薛二小姐见谅!”
&esp;&esp;薛雁吃惊道:“赐婚之事竟是假的?你并未让赵妃娘娘请旨。”
&esp;&esp;赵文轩认真道:“是假的。”
&esp;&esp;但姑母曾问过他可曾有心仪的姑娘,想为他做主指婚,他并未说出薛雁的名字。
&esp;&esp;“家父方才对薛家的所为,实在抱歉,但赵家之事非我所能及,但方才在下方才未曾征求薛二小姐同意便自作主张,冒犯得罪了二小姐,还请二小姐恕罪!”
&esp;&esp;他倒希望薛雁能嫁给他,但赵家针对薛家,薛雁估计已经恨死他了,他又怎会奢望她能嫁给自己。
&esp;&esp;他爱慕她,想娶她为妻,但这都需要徐缓图之,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她烦了自己。
&esp;&esp;“方才多亏赵公子出手相救,我又怎会怪你!”
&esp;&esp;但薛雁还是怀疑赵文轩的用心,想着如今全家人都被关进刑部大牢,虽然暂时没有性命之忧,但赵谦此人恨薛家入骨,家人在牢中难免会受苦。
&esp;&esp;“赵公子,不知何时才能三司会审?”
&esp;&esp;赵文轩道:“薛相的案子是由刑部、大理寺和左都御史共同审案,他们会将共同审理的结果上报陛下,但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如此便只能委屈薛家人在狱中多住几日。不过薛二小姐请放心,三司共同审案也有好处,必定不会冤枉了令尊,只是如今薛三公子潜逃在外,只怕会影响了圣上对此案的判断,怕是会牵连薛家。”
&esp;&esp;他知道薛雁为家人担心,赵文轩又说道:“薛二小姐请放心,我会让人在暗中打点,尽量护住你的家人。”
&esp;&esp;三司查案对薛远有利,只是刑部大牢是赵谦的地盘,只怕他会随便寻些由头,会让父亲和几位兄长吃苦头,祖母的年纪也大了,身体也不好,进入深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