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招降他们吗?”
张易问。
这些人大部分身体虚弱或是残疾者,即便他拥有了陆文龙的武技记忆,面对 【敏感内容较多,无法继续输出】
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突然置身险途,什么事他也敢做。
更不用说如今得到了陆文龙的统领能力和武力,面对这些事他更加无所畏惧!
又怎样呢?今日已斩杀了数十人,再多几人又能如何?
罢了,也就这样了。
妥善安排好余下的士兵后,张易便步入了太守府。
刚踏入门内,便听见庭院中有刘伯温那清澈响亮的笑声。
这笑声让张易心中的怒气稍微减弱,重整心绪后大声笑道:“还挺热闹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接着他朝笑声传来的地方走去。
庭院里除了刘伯温和张德,还有一位略显丰满的中年男子。
见到张易的到来,这名男子显得极为兴奋,立即抱拳作礼道:“沈万三拜见将军!”
“如果当初没有将军出手相助,沈家怎会有今日这般光景?”
沈万三深情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显然他的忠诚并非表面功夫。
“沈先生不必如此谦虚,谁都有陷入困境的时候!”
“将军高尚,沈家愿意为将军效力,任劳任怨!”
两人一番客套后,最终将沈万三及其家族收至自己旗下。
“刚才不知道各位在笑什么呀。”
张易随手将自己的兵器“六沉枪”递给了站在一旁的张德。
张德虽非武艺高强之人,但其忠诚却是一直值得依赖。
他微笑着接过“六沉枪”并退出了院子。
虽然忠诚无误,但张德对自身角色也有明确认识,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不会因为与张易自小认识而过分干预军事决策。
在他眼中,确保府内安全,处理内部事务已是本职工作。
“主公,可听说过张忠这个人?”
刘伯温笑着问。
提到这个名字,张易立刻想起了一个形象:肥胖的身躯,因长期食用过量肉类且缺乏运动而下垂的赘肉。
尽管同样姓张,张易却与张忠一家毫无瓜葛。
张忠出身于河内(河南尹)张氏,而张易则源于豫州颍川张氏。
他们之间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就是各自的父亲都曾是南阳太守。事实上,张忠是前南阳太守,而现任太守张易的父亲张谘正是在他生病不能履职时接过了这职位。
据称张忠身份显赫,曾是汉灵帝时皇后姐姐的儿子。
张谘接任南阳太守职位之前曾随父亲一同拜访过张忠。不久后,张忠便去世了。
“昨夜太守大人遇害后,沈先生就开始留意城市中各家豪门的动态,发现张氏与袁术有着密切联系,通过信件往来。”
“而在主公率军在外战斗时,张氏集结了大量私人武装,试图同袁术里应外合发动袭击。然而,他们还未行动便遭主公击败。”
“于是,他们试图离开宛城前往洛阳,但我们已将其拦截于北门之外。”
刘伯温微笑着汇报情况。
“关于这位张忠,他在担任南阳太守期间横征暴敛,非法占有公款高达数亿,并且在南阳积累了可观的财富。”
刘伯温说完这段话后便不再言语,只是以温和的目光注视着张易,似乎期待着下一步指示。
接下来的事宜张易已然了然于胸。
如果决定没收张氏家族的全部财产,那么未来数年中,他麾下军队的资金将无需担忧。
不仅如此,张氏家中不仅存有大量的财富,还有充足的粮食储备。
在当下这个战乱频繁的时代,粮食的重要性远超过金钱。
首要考虑的是粮食补给,其次才是财务收入,最后才是兵士扩充。
作为国家最为富饶的领地之一,南阳地区丰富的农业产出为这一切提供了保障,对此张易完全不必担心。
士兵的情况也与此相同。
黄巾之乱爆发前,南阳地区的人口已超过二百万人。
在黄巾军叛乱之时,张角的主要活动地区是在北方,南阳即使受到了一些影响,也有许多人因此迁徙至南方。
为何在三国时期南方会显得相对富裕?很多就是因避难于黄巾之乱而到来的难民!
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