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竟敢独自刺杀董卓!”
营地内,一位英姿勃发、年过三旬的美男子正在与另一个人交流着。
另一位是个短小精悍、皮肤黝黑的人,与那美貌男子形成鲜明对比。
“初平兄还是别取笑我了,如果当初行动成功也就罢了,但我那次差点就被董贼抓住,真可谓是上穷碧落下黄泉。”
肤色黝暗的小个男子连声称苦,笑容满是无奈。
这两者就是发出征讨董卓的号召者——曹操,及从渤海赶来的——袁绍。
,!
“想问问,本初兄此番出征,带了多少军队?”
曹操提问时,身体微微向前倾斜。
袁绍听罢,不禁得意地一笑:“本……”
“渤海一个小县,又能聚集多少军力?”
账外忽现声音,袁绍脸容瞬变,不悦情绪明显。
“哈哈哈,公路也来到啦!”
曹操则没那么多顾虑,人数多总归让他感到高兴。对于曹操而言,和荀彧一样,恢复汉朝的尊严是他不变的目标。
“孟德,自洛阳分手以来可还好?”
穿着铠甲、腰间挂剑的袁术快步入营,身后紧跟着他的勇猛部将俞涉。
“还好,都还好!”
曹操大笑,走到袁绍与袁术两人之间担任和解的角色。每次他俩相遇,必定先斗个不停,曹操对此早已有备。
“想知道公路这次带来的兵马数量吗?”
“也不多,刚好三万。其中一万人擅长箭术,一万是骑兵,还有一万人是盾牌手。”
袁术满脸得意地看了袁绍一眼。
当他与袁绍离开时,经过再三请求,袁槐终于同意让他前往淮南,而袁绍则去了冀州渤海。离别之际,袁槐不仅给予了他丰厚的钱粮与许多有抱负的袁家门客,他还想不通袁绍有何资本能与他相比。
还没等袁术询问,袁绍已满面笑容地说道:“公公路(袁术),为兄不才,但也带来了三万精兵!”
袁术脸上的微笑立刻消失了。他看得出来,袁绍的话音中藏着几分嘲讽——显然袁绍认为袁术占据了最富饶的淮南,并且南阳也在他的控制之下。然而,实际情况是,袁术不仅未能如愿得到南阳,还在一场战役中被打得溃不成军,这让袁术深感颜面尽失。
冷哼一声,袁术心里明白,自己手下将领张云骥实力超群,只不过袁绍未曾目睹罢了。落座后,他在心里盘算着如何借助张云骥之力让袁绍吃点苦头,以证明自己能力不足,并非因为无能,而是对手实在太强了。如果早知袁绍竟会带领如此众多的部队到来,他本该增加兵马数目!
如今没能在这人数问题上占上风,让袁术颇感不悦。看到袁术似乎受了点小 而赌气坐着,袁绍反而感觉心里踏实了许多。其实对盟主的位子,袁绍也颇感兴趣,因此,在兵力上绝不容许输给袁术。
望着袁术一副不满孩子的模样,袁绍内心很是畅快。
“报告主公,南阳太守张易前来联盟,现在营门外。”
一名卫士前来通报。
得知消息的袁术随即站起,袁绍同样笑容满面。
虽然他对张易并无个人好感或成见,但既然张易击败过袁术,作为盟友的袁绍自然要给予必要的声援!
“快,请进!”袁绍立即回应。
曹操虽先被袁绍抢占了先机却并不恼怒,微微一笑点头赞同。
袁术也从未与张易有过交集。
曾经在战场上,他只记得车行于军队后方,看到前方有一位双枪在手的年轻战士,后来被告知此人便是张云骥。接着敌骑逼近,他就不得不撤离了。
他非常期待,想要见识这位夺走他财物与土地的张云骥究竟有何惊人之处!
“诸位劳烦了!”随着张易欢快地声音响起,他带领着李嗣业、黄忠和刘伯温步入营帐。
年青、年青,仍然这么该死地年青!这成了包括袁术在内的众人内心的共同感慨。看自己的年纪已经过三十多岁,而眼前这个仅有十六七岁的青年就已经是地方长官,他们不由得都苦笑了一下。
“我按照荆州刺史的指示,领兵二万两千名前来结盟。”张易恭敬地报数道。
既答应过刘表的事情,就应当履行承诺;或许这会为将来的交易铺平道路,使得刘表更看重自己一些。“
听到这话,主动上前攀谈的竟然是袁术本人,“云骥少年英豪,长途跋涉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