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可做。
………
突然,“子义,留步,请慢走!”
太史慈听到有人叫住自己,回头看见郭攸之一路小跑追上来。
“大人呼唤,在下不敢问究竟?”
太史慈态度谦逊。
“我家主公一听闻是东莱太史慈前来拜访,特命我在下来迎壮士回演武场。”
听闻此言,太史慈的脸色明显放松了一些。
“原来君侯早已听说过东莱的太史慈吗?”
虽半信半疑,太史慈还是跟随郭攸之返回了演武场。
此刻他与甘宁站在了一起,两人相互对视片刻,接着一起仰望台上正坐着的张易。
………
“府君,我们俩是不是还要一较高下呢?”
,!
甘宁带着一丝傲慢询问道。
在他眼里,这名叫太史慈的年轻人并无特别出彩之处。
张易望着太史慈,微笑着点了点头,"既然兴霸想要比试高低,那我自然支持。
你们俩人就好好切磋一下吧。
"
太史慈神色坚定,并未流露出一丝傲气。
起初,他本打算让典韦和甘宁过招,好让他们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
如今看来,太史慈便是最好的试金石。
历史上,太史慈名列第十,强于排在第十七的甘宁,况且现在的太史慈大约三十余岁,正处于巅峰状态。
郭攸之看着一脸失落的甘宁,不禁心生怜悯,轻声安慰道:“主公······”
方才,两香过后,甘宁与太史慈交手从难分伯仲到后者逐渐占优,最终甘宁败下阵来。
一切如此自然而迅速。
“痛快!”
甘宁忽然高呼起来,目中闪烁着斗志,“我虽不是你的对手,但只要给我时间提升武艺,定再来讨教!”
太史慈也打得畅快淋漓,立即回应说:“欢迎随时找我过招!”
见两人意气风发,张易心中暗喜。
这时,张易笑着对大家说:“二位将军皆是当世英豪,相互间的倾慕着实令人赞叹。”
接着转向旁边的典韦,示意他展现一下功夫。
于是典韦大步上前,轻松抓起一座巨大石锁,用力一掷,那石锁竟然飞出数十米远。
“此石锁挡了主公的路!”
典韦淡淡说道。
站在一侧的太史慈与甘宁惊得瞪大了眼睛:这得多大的力气!
“子义弓法超群!方才兴霸与你切磋,你的箭法让人惊叹。”
张易轻轻拍打着手中的铁胎弓。
他又继续称赞道:“兴霸在陆地上的武艺已十分出色,难以想象你在水上究竟会有多么强大!”
听了这句话,甘宁挺胸抬头,显然受到了鼓励。
张易进一步表示尊敬之情:"你们二人均为英雄好汉,在我这里将虚位以待。
我想邀请太史子义为朱雀军副将,同时请甘兴霸出任玄武军水军副将。
并且如果二位愿意加入我的江夏战役计划中作为先锋,必定能战功显着!我深信凭借太史慈出色的射箭技巧与甘宁的水战实力,一定可成大事。”
甘宁的想法很简单,认可他的才华之人即为朋友;而太史慈一路走来的经历使他对张易有了更深的信任——此人确实是明主。
因此,此刻他们的心中已经暗暗决定跟随张易一同作战。
见此情景,太史慈自然不敢怠慢,急忙下跪。
“见过主公!”
他与甘宁异口同声地喊道。
张易那许久没有动静的系统终于有了反应,带来了两样意想不到的奖励:信鸽训练法和燕云十八骑。
信鸽的实用性不容小觑,能够有效提高各州锦衣卫的通信效率,但也存在被拦截的风险。
至于燕云十八骑,这支部队更是传奇的存在。
传说中,罗艺麾下的这十八名骑兵身穿黑色寒衣,腰挎弯刀,头蒙黑巾,只露出双眼,肩背大弓,脚踏胡人马靴,每人心携十八箭,外披长黑披风,专事沙漠作战,很少出现在中原。
他们神出鬼没,面戴面罩从不以真容示人,每逢出场必给蛮族带去毁灭性打击。
历史记载,曾有他们在一夜之间击杀察哈合所率的三千敌军,并将对方数万人马全部覆灭,使得辽部从此再也不敢靠近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