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功不可没,知枢密使不变,加检校太尉,开府仪同三司,广阳郡公。”
赵佶这话一出口,蔡京眼皮都直抖,检校太尉可是宋朝最高武官,可自由进出宣和殿。
开府仪同三司,则是可自己开设幕府,招纳人手,上报朝廷后,由朝廷发放军饷。
这更了不得,有了这个权力,童贯随时都能摆脱蔡京。
广阳郡公,距离广阳郡王只剩一步之遥。
蔡京心头突突,一旦童贯封王,那肯定会反过头压制自己。
说不定还会联合蔡攸。
蔡京和大儿子打擂台,还真不是演无论怎样都会保留蔡家一脉权力的戏码,是真的在争权。
“太师尽快筹集钱粮,待童贯班师回朝,立刻北上。”
赵佶淡淡道:“马扩,先行北上,联合金国,对辽发动进攻。”
“是。”
“是。”
蔡京和马扩先后答应。
“官家不可!”
“嗯?”
突然出现的声音,让赵佶有些不悦,见到是杨惟忠,才缓和了一下。
杨惟忠并非杨家后代,而是康家后代。
祖上是仁宗朝边军都统,被辽人俘虏带到北边,生下孙子后开始教导兵书武功。
等孙子康炯成年,遂度边境化名杨惟忠,以苗族番兵身份抗辽打西夏,竟一路立功,从番兵到一路都总管。
忠心不二。
“爱卿说说,有何不可。”
赵佶给杨惟忠一个例外,颇有耐心。
“辽国如今势弱,而金国立国之后,逐步强盛,打的辽国抬不起头来,土地也大片大片被占。”
杨惟忠道:“自古以来,只有联弱对强,不曾联强对弱,辽国如今更是我大宋的战争缓冲区,且辽国一定比我们更心急,我大宋只需巩固自身力量,幽云十六州等等拿回来只是时间问题。”
“臣附议。”
蔡京微微拱手,他倒没想过战略问题,只是单纯的不能让童贯再拿到战功。
“那就先搁置。”
赵佶点点头,也觉得杨惟忠说的有道理。
“另外,官家,臣在江南见证了方腊被擒获一事。”
杨惟忠道:“刘延庆部有偏将韩世忠,孤身闯入方腊老巢,连斩数十人,赶散了反贼亲卫军,擒获贼首方腊,并非出自辛兴宗之手。”
“嗯?”
赵佶微微一怔,但随即就一摆手:“爱卿所言必是实情,那就搁置辛兴宗的奖赏,加韩世忠为承节郎,命辛兴宗火速回朝,往北与宗泽汇合,令他发挥所长,若能生擒反贼武洪,奖赏再下发。”
“退朝。”梁师成大喊。
赵佶很不高兴,尽管杨惟忠说的都是真话,可也让他丢了面子。
“命童贯赶紧回来。”
他朝梁师成说道:“同时叮嘱辛兴宗不必回京,直接去青州找宗泽,务必弄出点成绩看看,否则朕的面子往哪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