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是不敢搀扶。
“告状...奴要告状...”
全智秀面色苍白,额头满是冷汗,指了指旁边的大鼓:“帮忙,敲!”
汴京大理寺有登闻鼓,各地衙门口也有鸣冤鼓,鼓声一响,本地最高官员必须升堂亲自审案。
大名府也沿用了宋制。
严格来说,宋制其实相当完善,只是执行力随官员而定。
“哗啦。”
全智秀摸出所有碎银,足足七八两。
“咚咚咚!”
鸣冤鼓响。
整个衙门像是瞬间产生了生命力般,涌出来几十号人。
三班六房的官吏,便是后衙的卢俊义,也直接升堂。
书记官研墨蘸笔,蓄势以待。
“去城墙请郎君过来,这可是本府第一次审案,请郎君旁听。”
卢俊义吩咐一声。
命令传到衙前的田三,他当即埋头狂奔。
“升堂!”
卢俊义一拍惊堂木。
“威~~武!”
衙役敲响了水火棍。
卢俊义道:“堂下何人,有何冤情,如实道来。”
……
武洪正跟晁盖布置城防。
白水潭有一条沟渠,连通大名府护城河,多年未清理,趁此时机需要加深。
护城河外则在挖掘陷马坑,在前方摆设拒马,中间位置随时能安置铁蒺藜。
“炮弹可以加装毒烟,但重量一轻,距离不会太远。”
晁盖边说边比划,“也可以在一定范围洒下桐油,炮弹加装燃料,引燃火势即可形成火带,阻碍攻城。”
“这个思路不错,可以采用,也可以多尝试。”
武洪笑着赞叹,他不可能将什么事都抓在手里,晁盖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又聊了几句,田三跑了过来。
把事情一说,武洪也有些意外,各地鸣冤鼓可是好多年没有响了。
“一起去吧。”
武洪说道:“占领城池后,百姓奉公守法就会相安无事,此番正是宣传的好时机。”
“兄长所言极是。”
晁盖让部下继续,随机一伸手,去骑上马,边走边说,“过去俺浑浑噩噩,被兄长举动接连启发,方知我是我。晁盖不图名利,只求能跟上兄长步伐。”
武洪道:“你这话说的实在,以后谁若是掉队了,那可是要打屁股的。”
“哈哈,打,用力打。”
晁盖豪爽一笑,翻身下马,又一伸手,“到了,兄长请。”
“请。”
武洪下马也有些好奇,想知道是什么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