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老妖妇,当真早该付出代价!她窃夺山河,又败坏江山财赋,此等行径,当得剿灭!儿臣愿领兵平乱,定让那些鞑子付出惨烈代价!”
朱棣缓缓点头,声音低沉:“很好。但仅仅剿灭还不够。朕要他们的土地、他们的财富、他们的未来,都成为大明的踏脚石。让世人铭记,敢逆天道者,必遭天谴!”
这句话一出口,金殿之上霎时寂静,只有风声掠过殿堂,朱高煦躬身领命,额头已被汗水浸湿,却不敢抬头片刻。
与此同时,瓦剌部落的首领正伫立在一处高岗之上,遥望北天,心情复杂。
草原的夜晚,风如刀割,营帐间的火光忽明忽暗。他紧握的马鞭在掌中逐渐湿润,显然内心并未如表面那般平静。
他们原以为朱棣必定将朱祁镇之辱算到他们头上,不惜举大明之力向瓦剌开战。然而眼下,突然冒出来的鞑子似乎将朱棣的怒火吸引了过去。
一时间,这位草原霸主心生几分侥幸之意:天底下竟还有如此“好人”来分担他们的危机!
但这种侥幸并未让他放松警惕。他明白,朱棣是个真正的枭雄,若真要下狠手,瓦剌根本无法与其抗衡。他转头看向身边的谋士,低声道:“派人盯紧中原的动向。若有风吹草动,务必第一时间禀报。”
瓦剌的营帐之中,不是每个人都抱有侥幸心理。更多人深谙朱棣之狠辣,那支新建的锦衣卫如同一把悬在草原之上的利刃,随时可能落下,带来灭顶之灾。
不仅仅是瓦剌,四方之地的蛮夷势力都在密切关注大明皇室的动向。
在西北的哈密,城主李敏已经接到密报。他望着书案上的竹简,脸色愈发凝重。“朱棣之意,竟是要掌控整个天下,不止中原,还包括万里之外的异域。他此举,意欲何为?”他心头隐隐生出一丝恐惧,又夹杂着几分钦佩。
这个男人,从未满足于一隅之地,而是野心滔天,令人胆寒。
与此同时,多个朝代纷纷下达旨令,各自派遣精锐之士,前往边境刺探消息。
其中,更有脾气暴烈的帝王已然派出死士,深入大漠草原,意欲探查蛮夷动向,伺机而动。
虽然身处隔世时空,这些帝王无法直面慈禧,但他们的逻辑却异常清晰:既然解决不了具体问题,那便去彻底消灭问题的根源!
从根源上铲除隐患——灭族绝境,断其未来!
或许,唯有如此,才能告慰心头那滔天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