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为当世最强,那若是我大明,又该如何?岂不一统天下,威震四方?”
朱棣的眼中满是怒火。
自从登基之初,朱棣便有意派遣郑和远航,出使他国。这不仅是理智的选择,更是大有深意。
首先,他登基不久,国内外对大明的新君并不熟知,而郑和出使,可以借此机会让海外各国进贡,向大明示好。
其次,常言道派使者前往海外寻找朱允炆的下落。这是表面上的理由。
但其中最深的动机,却只有朱棣自己心知肚明——那就是财富!!
靖难之役,他付出了三年的血与泪,人民苦难深重,北方战火纷飞,百姓民生困顿,然而他的政权仍然备受质疑。
世人纷纷指责他是篡位者,然而他必须要向天下证明——自己才是那个真正有能力的帝王。
但问题来了,最大的难题就是——钱。
任何一项改革,任何一场战争,乃至社会建设,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大明的国库空空如也,资金紧张,北方征战、南方修河、四周安抚蛮夷,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的开支。
因此,朱棣将目光转向了海外。
这笔财富,理应源源不断地流入自己的内库!
但谁曾想到,这片海外世界竟然如此庞大且强大。
一场大航海时代,英国竟成为了风口浪尖的时代的推动者,打破了地理的限制,成就了空前的霸业!
一个小国竟能独占全球四分之一的领土,居然一度站在了世界的巅峰,令人胆寒。
朱棣终于忍不住了。
朱高煦也按捺不住了,心中的野心如同火山爆发般沸腾。
父子二人,眼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焰,那是一种迫切渴望海外财富与霸业的熊熊烈焰,仿佛一切已不再重要,唯有这一份雄图大志能够填补内心的空白!
这英国不过是个小国,凭什么拥有如此伟大的成就? !
真正的霸业,理应是属于他们大明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