喃喃道。他对权力的掌控深知其中利害关系。
朱祁镇如此行事,并非毫无缘由,而是出于自保。然而,这却牺牲了整个大明的根基。
“若我朱家还能见到于谦,必当厚报,此人之功不可磨灭!”
他仰天长叹,声音中满是深沉的惋惜与无奈。
他虽冷酷严厉,曾以铁腕治国,却也懂得忠臣之重。
于谦这样的能臣,竟甘愿舍身取义,这份忠诚,他自问也难以企及。
朱元璋缓缓坐下,伸手拂过桌案上的茶盏,久久未语。
心中那一抹愧疚与敬意,仿佛穿越了时间的长河,化作了一声叹息,回荡在寂静的御书房中。
即便冷血如朱元璋,也难以忽视这份无私之忠,亦忍不住心生敬意。
天幕声声揭露着真相。
【土木堡之役后,朱祁镇折损众多武将,致使武事日衰,文臣势力愈强,难以制衡!】
【于谦功高震主,其威名卓着,岂不令朱祁镇昼夜忧惧,寝食难安?!】
【从龙之功固不可磨灭,但不除于谦及其党羽,则朱祁镇终难完全掌握朝局!!】
【若徐有贞辈,虽与于谦初无宿怨,然利害之争终使彼等与于谦对立,终究不可调和!】
【尤有甚者,于谦忠诚无双,虽人皆敬仰,而于朱祁镇则成惭愧之源!】
【每一觌面,则旧败之辱油然而生,积恨深重,不能释怀!】
【于谦之死,表面似偶然而至,实则权谋争斗之所趋,非一人一事所能挽回的!!】
天幕落下,宛若一场无声的审判。
“哎……”
这声叹息轻若游丝,却似回荡在天地之间,凝聚着千年悲凉。
他们深知,于谦的陨落不仅因功高震主,更因其存在令主上难堪。
在帝王之道的无情逻辑下,他的结局早已注定,无论如何忠诚耿直,最终都逃不过被时代和权力所吞噬的命运。
“为臣者忠心耿耿,为何都是如此结局呢?”有人低声喃喃,不解中带着怅然。
“这便是帝王之术,”另一位沉声道,“帝王家最忌权臣功高,他们的荣耀永远不能超越皇权的威严。”
话音未落,便有更多的低语在虚空中回荡,他们的声音夹杂着愤慨、不平,却又带着无可奈何的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