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反?
大唐。
李二同样目瞪口呆。
他明白了“天南二号”的惊人产量。
亩产一千三百斤!
这是何等的恐怖数字!
大唐与大秦不同,大唐的亩产大约是五十多石。
但每石换算为四十三公斤,亩产大约为一百五十斤。
而天南二号的亩产量几乎是大唐的十倍,这样的产量,怎能不令李二心生羡慕?
“朕一定要为粮神立庙!!”
“此等功绩若不表彰,朕良心难安啊!”
李二激动不已。
大明。
朱元璋愣住了。
大明在过去几十年间,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粮食产量大幅提升。
特别是双季稻的推广,使得大明的粮食产量有了飞跃。
大明的亩产已经达到三百斤左右,这在当时算是极高的水平。
然而,朱元璋万万没想到,粮神培育出的“天南二号”竟然达到了惊人的一千四百斤每亩!
这一数字令他心头震撼,无法平静。
他看着天幕,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绪。
从大秦的亩产一百斤,到大唐的亩产一百四十斤,哪怕是增加的只有四十多斤,花费的却是八百五十八年的时间!
而从唐朝到明朝,粮食产量翻了一番,五百多年过去,增长依然缓慢。
乾隆的脸色沉重,他没料到杂交水稻的产量竟如此惊人。
他脸上难掩尴尬,皱眉说道:“这杂交水稻,确实有点不同寻常。”
“不过这才提升了四倍,庞大人口,也不可能没有饿死的百姓吧?这话未免也太夸张了。”
然而,乾隆话音未落,天幕却继续宣布。
【“天南二号”亩产六百公斤,证明了杂交水稻的高产能力,而这一切才仅仅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