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那一面令人无言的笨拙。
原本应该是一位伟大的思想者,结果在这一瞬间竟显得如此滑稽。
孔子的形象,本应是那种以道理服人、教化万众的圣贤,而不是这样一个徒手舞动的庸人。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孔子低声念着,这句古训让他的内心再次纠结不已。
现在,他在众人面前的形象,更像是一只活泼好动的猴子,而非一位以哲理为支柱的学者。
此刻,孔子对着眼前的弟子们,心底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其实,有些弟子仍然对这种“抡语”感到愤慨!
他们追随孔子多年,见识过无数平和的讨论,闻过古人哲理的传世之音!
若要说暴力,他们连一只鸡也未曾亲手杀过!
现在,这种所谓的“抡语”却让他们迷茫!
孔子教他们如何做到不流血、不伤人,却又何以突然提倡这种完全违背圣人本意的行为?
不过,也有些弟子,悄悄低语间,露出了不以为然的神色。
他们承认,面对有些人,单单用口舌是无法打动他们的!
若敌人倚仗权势压迫时,若你依然笑脸相迎,他们只会觉得你软弱无能,便愈加变本加厉!
但若真能让对方在地上躺上一阵,那下次他恐怕再也不敢来找麻烦!
道理虽然粗糙,却也能在某些时候显得异常有用!
抡语,似乎真的有它存在的意义!
这时,孔子的腹部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瘙痒!
他本能地伸手去挠,然而就在他动作的瞬间,佩剑从腰间掉落,发出一声清脆的碰撞声。
门徒们愣住了,目光瞬间集中在那把剑上!
孔子的佩剑中,赫然刻着一个古老而深邃的字——“理”!
一时间,整个讲堂鸦雀无声。
弟子们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把剑,那刻在剑上的字仿佛带着某种神秘的力量,穿透了每个人的内心。
这时候,所有的人终于明白了——“以理服人”,竟是如此深刻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