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必须劝退,不仅为了安全也为确保自己能得到那些承诺的回报,不然可能命也没保全到!
于是,头曼长叹一声,无奈中决定遵照他们的意见行事
头曼深深叹了一口气,随后对着亲卫吩咐道:“立刻关闭城门,并火速派人去邺城召回乌扎达和其他将领。一定要把叛逆的冒顿杀掉!”话音未落,头曼又是一阵悲愤叹息。
,!
“唉,这个不孝之子,暂且让他嚣张几天吧。”
“等支援到来之时,我定会亲手将他千刀万剐!”
头曼一转身瘫倒在虎皮椅上,满脸忧愁。朝中的文武百官个个心中惶恐不安,太子冒顿突然反叛让他们措手不及,毫无预警。
大臣们纷纷上前安慰并安抚着头曼,“大王莫急,各路人马正在迅速赶往王城!那时,区区万余兵马,根本不值一提!而且人早就已派去两刻钟了,预计援兵不久即到,冒顿必定会因作恶自食其果。”
头曼根本听不进去,时而哀叹时而咒骂,内心极其烦闷。虽然恨不得即刻领兵讨伐叛逆的儿子,可是又放不下自己的小儿子和爱妃的安全问题。终于他暂时压抑住这股冲劲。
“大王不如先休息一会儿?若有要事,臣再唤您。”身边的爱妃轻声建议道。
目前形势严峻她不敢离开一步,生怕王冲动做出出城拼命的事。“只要确保城池不失控,一天之内增援就能到达。”
听到这番关切,头曼烦躁地说:“此时哪还有心歇息!”接着站起身,在宫室内焦躁地来回踱步。
突然,一个士卒前来报讯,说:“启禀大王,太子冒顿在城外叫阵不停,并送来一封书信请王查阅。”
说完单膝跪在地上举着一块织锦递给侍从。愤怒的头曼接过信件查看内容,只见信上写着:“头曼老贼……”没看几行就怒气攻心喷出一口鲜血,那封信上充满了谩骂与辱词,比如“畜生、不如家畜之类的”。
此信大致是:因自己遭排挤,被头曼送去当人质到月氏,随又遭攻,险些丧命,好不容易脱身归来;如今反叛完全拜头曼所赐。
“来人,备马给本王,今日非要将这叛徒亲手了结!”吐血后的头曼愤怒至极如一头受伤的雄狮般咆哮道。 “大王切不可轻举妄动啊,这正是冒顿用计激将!如果贸然出去,只会中了他的奸计。现在他采用这种方式恰恰说明他已经走投无路!只盼大王忍耐,不出三天必能将他置于死地!”
关键时刻乌氏倮急忙拉住头曼以防冲动行事,他知道,一旦王出战,结果难以预料。
冒顿不必与头曼真刀实枪地对决,只需要用响箭射上一箭,头曼恐怕就将变成一只刺猬。他根本就不在乎头曼的生死,只担心一旦头曼死了,冒顿会不会连他也一起解决掉。
“的确!”
“如果大王中计出城,发生不测,我们的母子将何以为生?”阏氏担忧地说,“以冒顿的狠毒,断然不会饶了我们母子!”说完便流下眼泪。
也许是因为想起了自己的小儿子,头曼逐渐冷静下来。
“诸位听令,随本王登上城楼督战。待援军到来时,我们就内外夹击,杀出一条血路!” 头曼明白无法贸然出城迎战,于是命令士兵们做好防守。
说完后,头曼披挂整齐走出宫殿,乌氏倮和阏氏互相对视一眼,也随后跟上。只要不出城迎敌,一切应该都在可控之中。
突然听到城外传来叫骂声:“头曼!你这个 之徒!虎毒尚且不吃子,你比禽兽还不如,要害死我……!”
当他们登上城楼,见到冒顿正在指挥士兵破口大骂。其声音洪亮,列出头曼单于种种罪状。原本消了一些怒气的头曼此刻火又冒起来了。
“孽种!谋逆为反就是不忠;杀君弑父便是不孝,你身为逆子竟如此行事!” “如你现在投降伏罪,或许本王还能饶你不死;否则,一旦援兵到来,必让你身首异处!”
怒火中烧的头曼用力扒住城墙,指着城下的冒顿大声训斥。“老东西,这下子终于看到你的真面目啦!”“枉费我这么久来的口水!”
看到头曼探出脑袋,站在城外的冒顿大喜过望,连忙弯弓搭箭对准城门楼。
“咻……!”
:()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