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见完各地藩王,觥筹交错间,朱棣又开始陆续接见各国使臣。
接见藩国使臣无外乎就是接收它们的朝贡。
大多都是胡椒等香料、还有一些特产。
这些朱棣在洪武时期就知道。
尤其是这些香料,在大明就像是陶瓷在海外一样,价值堪比黄金。
让朱棣没有想到的是,下一位接见的竟然是漠北鞑靼的使臣。
只见一个身穿貂皮大衣的壮汉走上前来,跪倒在地恭敬的说道:
“臣马木儿代表鞑靼大汉参拜陛下!”
朱棣停顿了几分钟后,沉声说道:
“起身吧。”
马木儿站起身来,犹豫了片刻,诚恳的说道:
“大皇帝陛下,臣听闻大明想对鞑靼用兵,不知这是哪里来的谣言,搞的草原上人心惶惶。”
朱棣冷哼一声道:
“谣言?你把大明看的太软弱了!来年开春的时候,我们还会再见的,朕会带领大明的军队去草原上找你。”
马木儿闻言心中骇然,态度更加诚恳道:
“这其中有误会,臣请求大皇帝陛下退兵,两国交好。”
明朝爆发靖难之役,开启长达四年的内乱。
按理来说,此时应该是漠北最好的机会,可是大明却并没有遭到来自草原的军事压力。
当时草原上的势力有鞑靼、兀良哈和瓦剌。
朱棣和朱允炆打得火热时,草原三部也打的正火热。
各部落之间各自为政,互相掣肘。
无法形成有效的军事联合威胁大明。
当时离大明最近的部落是鞑靼,只要他集中兵力在大明获利,强大自身,那么必定会威胁到兀良哈和瓦剌。
所以鞑靼一旦有所军事行动,瓦剌和兀良哈必然会在背后搞小动作。
但是这并不妨碍鞑靼小规模的骚扰大明边疆。
当然也掠夺了不少的资源与财富。
可是鞑靼最近据大明内部探子来报,说朱棣已经组织好了兵力与后勤,准备来年开春的时候对鞑靼发起进攻。
如果大明此时的皇帝是建文,鞑靼不会信。
毕竟大明刚经历内乱不久。
可是目前大明的皇帝是朱棣这个‘疯子’。
所以,由不得鞑靼方面不慎重。
这才派遣了使臣,过来探一探永乐帝的口风。
朱棣佯装惊讶的反问道:“退兵?大明靖难的四年时间里,鞑靼的部众略朕边疆,杀朕百姓,现在说退兵?!”
朱棣站起身来,双手插在腰间,语气陡然变得凌厉起来,沉声说道:
“晚了!”
马木儿赶紧伏下身子,再次争取道:
“大明靖难时期鞑靼的大汉没有约束好部众,致使误伤了天朝子民,特地遣臣携带礼物前来请罪,只求大皇帝陛下退兵罢战,两家和好。”
如果说草原最不喜欢的皇帝,那朱棣必然榜上有名。
燕王朱棣镇守北平十几年,把草原部落可以说是收拾得服服贴贴,将北平打造的如同一座铜墙铁壁。
当时朱棣并没有完全取得北平的全部驻军,在守护城池的时候,甚至还会时不时的深入草原来找他们决战。
当时所有草原的人都认为朱棣是一个疯子。
可是如今不一样了,朱棣现在是大明的皇帝,手中可以调动的资源不再有限制。
目标直指鞑靼。
本来靖难结束的开始两年,草原各部落并没有理会大明。
因为他们以为如今的朱棣已不再是镇守北平的燕王,而是坐镇京师的皇帝。
大明又经历了内乱。
再怎么说,短时间内也没有办法征伐漠北。
可是此刻马木儿发现漠北的所有部众都猜错了。
他感受到朱棣征伐漠北的果决。
来年开春的一战,相当于板上钉钉了。
他实在理解不了,朱元璋、李世民也是打天下的皇帝。
可是当上皇帝之后,还不都选择了坐镇京师。
就你朱棣特殊,当上皇帝之后选择御驾亲征?!
马木儿还想争取一下,毕竟鞑靼如果被大明重创,那么会有可能会被瓦剌和兀良哈吞并。
“陛下……”
朱棣直接挥手打断道:
“够了!大明皇帝说出去的话就是圣旨,凭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