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间,大殿之中顿时鸦雀无声。
杨士奇与朱高炽等大臣神色各异。
日本使臣此次前来,果然暗藏玄机!
送来国书与大明结邦交之好是假,这所谓的任务才是真正目的。
朱棣心中疑惑,想不到解缙确实分析对了,他也想要看看2这货到底带来什么任务。
朱棣点了点头道:
“说说你们国王交给你什么样的任务,看看朕能不能帮你解决。”
间中闺密态度更加恭敬,躬着身子说道:
“陛下,南洋的海盗实在是太猖狂了,严重侵害日本的利益与国民安全。”
“国王听闻大明近日准备下西洋,所以让下臣传达希望大明能够调集海军剿灭南洋海盗。”
“这不仅是日本的愿望,更是南洋周边国家共同的期望。”
话落,朝中大臣都是一副看鬼的样子看着间中闺密。
倭寇来请大明海军剿灭海盗?!
朝中大臣眼神相互交流着,没有搞清楚间中闺密说这句话的意思。
就像是山上的盗匪,请官府去清剿。
任谁也不会相信盗匪没有所图谋。
哪怕朝中官员在南京,也知道日本海盗是怎么一回事。
倭寇大多打一发就撤退,根本不恋战。
哪怕大明海军再厉害,没有一个正面决战的机会,也拿倭寇没办法。
间中闺密话语中还说明了这也是南洋其他周边国家的意思。
这样一来,明显就是将大明架了起来。
这怎么看都是以为日本想要用南洋的海盗问题,消耗大明国力!
南洋那些国家受海盗困扰许久,却没有一个人敢要求大明去南洋剿灭海盗。
毕竟大家都知道,国与国之间的邦交,看似平等,实则大部分都是利益交换。
南洋小国虽然大部分是大明藩属国,每年都要派遣使者来到大明朝贡。
相应的,这些藩属国在面临覆灭危机的时候,大明出面斡旋一下。
就是买一份保险。
双方互惠。
小国到了国家传承的保障;
大明得到了利益于周边国家的稳定;
毕竟放任周边国家不断蚕食壮大,很有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就像漠北。
每隔一段时间大明必须去亮一亮肌肉,让草原部落恐惧,同时看哪一个部落壮大,就进行物理削弱。
绝不能让草原有统一与联合的可能。
可海盗这件事情太小,只会造成一些损失,至于国家覆灭的风险,则完全谈不上。
但是间中闺密直接在这种场合说出来,大明是一定要接招。
否则岂不是说大明惧怕南洋海盗?
接当然是要接下。
但是这种没有利益的工作,完全就是口嗨,然后出工不出力。
所有人认为间中闺密这就是太嫩。
解缙脑海中思索一番之后,对着间中闺密开口说道:
“间中闺密,你想让大明派遣海军前往南洋剿灭海盗,可是你难道不知道大部分海盗都是你们日本人佯装而成?”
“你这简直就是贼喊捉贼,你们家门前的垃圾,凭什么让我们大明来扫!”
间中闺密目光闪烁一下,随后不紧不慢的开口道:
“这位大人,说话要讲究证据,那些海盗不是日本人,是倭寇。”
随后,他向着解缙那个方向走了一步,开口道:
“看来这位大人对海上的事情一点也不了解,我承认日本确实有一些落寞武士,走上了海盗的道路。”
“可是最近我收到了日本幕府的消息,国王已经下令将周遭的倭寇海盗全部剿灭。但南洋周遭依旧遍布海盗,各国贸易依旧困难。”
“也就是说倭寇并不是主要的,毕竟南洋最大的海盗不在日本,而在大明!”
解缙听后差点气笑了,当即反驳道:
“你放屁!大明从洪武时期就实行禁海政策,南洋最大的海盗怎么可能出自大明?!”
间中闺密装作表面难受的样子,叹息一声道:
“看来陈祖义在大明并不出名,可对于南洋诸来说,确是如雷贯耳。”
陈祖义?
朝中大臣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可眼中皆是疑惑。
显然压根没有听过这号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