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之路不一样。
是整合世界的国家进行贸易。
只要贸易经过马六甲海峡,那么大明就可以对此征税。
不给钱?
那就不要从大明门口过。
动手?
大明海军何在!
而且陈羽口中,一年的光是马六甲海峡的税,就相当于大明一年一半的财政收入。
关是这一条,无论付出多大代价,大明都势在必得。
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是河西走廊,而海上丝绸之路的运输枢纽则是马六甲海峡。
至于其他的五把‘钥匙’,朱棣没有询问的意思。
毕竟步子迈太大,会扯到蛋的道理,他还是懂得。
初下西洋,还是应该稳扎稳打。
郑和在心中琢磨的紧皱眉头,随后对着陈羽问道:
“掌柜的,丝绸之路确实利润可观,可是却有漠北那些鞑靼之类,如果破坏甚至占领这条商道,那大明又该如何是好?”
陈羽挺好叹了一口气,然后身子前倾,向着郑和的方向靠了过去,淡淡的开口道:
“老马,你以为随便一个国家与地区,都可以出一个秦始皇这样六合一统的帝王?!”
“!!!”
郑和与朱棣双双沉默。
秦始皇六合一统是次要,最主要的是统一之后,废除了分封制,并在此基础上推行郡县制。
如果没有郡县制,那么大统一的局面绝对不会延续下去。
要知道,当时推行郡县制,几乎就连王翦都不赞同。
始皇嬴政的压力可想而知。
陈羽看着面前两人不说话,然后继续说道:
“海外没有始皇帝,完成不了大一统,那么就会延续战国七雄的局面,各国之间相互攻伐、竞争,难以形成统一的政体,也就无法形成有效的统一防御力量。”
“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是提出了第一条代理人策略吗,体量稍大一点,那就进行分割,本来大明就很强,到时候外海哪里还会有力量来对抗大明?”
朱棣听着陈羽说的潇洒,可在他的心中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敏锐的捕捉到了一点,那就是海外是不是也有像大明这样的国家。
也即将处于下西洋阶段。
又或者正处于大一统阶段,继而发展成下一个……大明?
尼玛!
之前朱棣都没有想过这一点。
他心中甚至有些隐隐自责。
上次看到世界地图,大明只占据一禺。
就应该想到世界之外,应该也会有类似于大明这样的大国。
但是目前大明还没有接到过海外大国的使臣,有的只是南洋这一片蛮夷。
可身居高位的永乐帝,居安思危意识很强。
否则,也不会不断征伐漠北。
目的就是为了不让草原上出现一家独大的场面。
可现在他感觉又多了一件事情要做。
那就是防止海外出现一个比肩大明的大国。
要不然海外大国的坚船利炮,不就是漠北那群骑兵铁骑吗?
朱棣此刻彻底认识到了下西洋的政治意义。
这是帝王层次所在的高度。
或许,陈羽口中所说的一切,都是基于这一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