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兄弟,出来接客了!”
正趴在柜台上无精打采的陈羽听见外面熟悉的声音,顿时眼睛一亮。
紧接着抬眼就见到了老朱,还有许久未见面的老马。
“稀客啊,你们两个有一段时间没有一起过来了。”
朱棣笑着说道:
“这不是前段时间忙吗。”
朱棣这段时间忙着做河南赈灾工作;郑和忙着在市舶司做制定下西洋针对剿灭陈祖义的最后任务部署。
至于皇太孙朱瞻基,此时整天思索着陈羽留下的课后习题,就连玩蝈蝈都没有那么热情了。
他认为这是老师给他的第一个考验,在没有得出一个答案之前,他都没有心思做其他的事情,更不好意思去找老师。
陈羽赶紧起身,迎上前去,向着朱棣问道:
“精盐生意推进的怎么样了?”
朱棣想了想之后说道:
“前段时间朝廷已经答应采用提炼精盐的以工代赈计策,这样一来,短时间内无法发放利润结算了,不仅如此,还要往里面添钱。”
陈羽闻言一怔,啥意思?
拿我的钱,去办你的事!
尼玛!
被白嫖了。
朱棣见陈羽眼神中的质疑,赶紧从怀中掏出了一沓纸币,递给陈羽说道:
“陈兄弟,这我也没有办法啊,目前提炼精盐,虽然赚取的钱财是咱们的,但是跟朝廷合作之后,需要查账,当着朝廷的面,出去的每一笔钱都清清楚楚,我也不能随意将用于赈灾的钱拿出来不是?”
“这里有五百两银票,我个人自掏腰包,你先拿着,等到时候提炼精盐生意的账单一出,你的那一份,我一定一分不少的亲自给你送过来。”
陈羽听着老朱说的话,他眼睛一亮。
跟朝廷合作的生意,对外可以声称皇商!
享有做生意的最高级别待遇。
这样一来,
在将精盐生意做到全国的时候,也会顺利许多。
只是唯一的缺点就是账单必须干净。
经得起查。
每一笔利润可以不要求公布,但是去向必须明确。
皇商的门槛可是很高的。
一般只有像丝绸、瓷器、香料、军火等,那种级别才有。
这也就意味着精盐生意,在大明彻底站住脚跟了。
一顿饱与顿顿饱陈羽还是分得清的。
陈羽笑着夸赞道:
“行啊老朱,看来你在朝中关系挺硬啊。”
朱棣听见陈羽夸他,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
多久了,
他来陈羽这间小酒馆那么长时间,陈羽还是第一次这样诚意十足的夸赞他。
在朱棣一番谦虚中,陈羽接过了他手中递过去的纸币。
陈羽将宝钞举到眼前,‘大明通行宝钞’六个大字横亘其中,字体雄浑有力。
他眯起眼睛,左瞧瞧,右看看。
其纸币质地坚韧厚实,却又不失细腻;宝钞的四周,环绕着精致的花纹边框,线条细腻流畅。
好家伙,这就是大明宝钞。
做工不错!
朱棣看着陈羽这奇怪的举动,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好奇,疑惑的问道:
“怎么了陈兄弟,这宝钞有什么问题吗?”
………………………………
………………………………
陈羽笑着说道:
“没有问题,就是下一次分发利润的时候,记得不要给我带宝钞。”
朱棣面露疑惑,听着陈羽这特殊的要求,并没有放在心上。
从洪武时期开始朝廷就以宝钞为主,对白银的流通有着严格的限制,并且禁止民间用金银进行交易。
靖难刚刚结束的永乐初期,朱棣为了弥补国库空虚,也是大力推行大明宝钞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甚至试图通过朝廷颁布惩罚策略来保证宝钞的流通。
但是效果极差,也不知道为什么。
根据锦衣卫调查来看,无论百姓还是士绅阶级,都对大明宝钞非常排斥。
他们无一例外选择避开宝钞,大明选择白银或者碎银进行交易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陈羽拒绝宝钞,那就是与其他人一样也选择白银了。
朱棣心中虽然有些不愿意,但对待大才,他愿意给一些特权。
“陈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