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并不懂得经济规律的力量,无法被行政命所左右。
这也可以说是历史的局限性。
陈羽话落,朱棣与郑和对视一眼,都感觉脑子痒痒的,像是有什么东西要长出来一样。
郑和正色道:
“陈兄弟,看来要是想要彻底解决大明宝钞问题,那么必须需要大量的白银进入到朝廷,以此用来对标宝钞。”
“可如今大明境内的白银数量大量被极少数人占据,而且数量上本来也无法应对整个大明宝钞的体量,如果想要化解这一窘境,还是要依靠日本境内的银矿山啊!”
朱棣听见郑和所说的一番话,很是欣慰。
如果按照陈羽所说,那么宝钞问题的解决办法,就在日本银矿上。
而郑和说出这一番话,无疑是在下‘军令状’!
只要陈羽点头应答,那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重点就会放在夺岛挖银矿上。
陈羽却摇了摇头,淡淡的说道:
“白银虽然值钱,但它的定位依旧是货币,只要是货币,只要大量的涌入民间,不管是白银还是黄金,价值还是会跟大明宝钞一样不断贬值。”
“最后只会导致宝钞变成废纸,白银变成价值高一点的石头。”
“如果抱着这样的目的,那么下西洋消耗大量钱财与物资,结果换回来一些石头,那还不如等到来年开春,将这些钱财与物资用在攻打鞑靼上面,抢一些牛羊,再不济也能吃一段时间的肉,改善一下伙食。”
“???”
“???”
朱棣皱着眉头,脑子里痒痒的感觉消失的荡然无存,只感觉头疼。
为什么?
这到底是为什么?
白银也将与宝钞一样贬值,可它是白银啊,怎能跟纸做的宝钞沦落到同样的结局?
郑和此时也是一脸的懵逼,脑子的cpU差点因高速运转烧毁。
夺取日本百万斤银矿,怎么看都是一件发财的买卖。
怎么可能会沦落到吃力不讨好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