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笑着捋了捋自己的胡子,对着朱瞻基问道:
“自从上一次你去拜师之后,到现在也没有去第二次,陈羽乃世间罕见的大才,宫中老师讲的要学,陈羽那边的课更加不能怠慢。”
朱瞻基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皇爷爷,不是我怠慢,而是老师上次出的问题我还没有解答出来。”
想了几天无果之后,向朱高炽求助。
可是自己老爹面对陈羽所出的课后习题也是无解,包括朝廷中有名的解缙大学士也是如此,听后都感觉此题变数太多,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朱瞻基本来想着好歹是老师留给他这个学生的第一个问题,怎么说无论动用何种手段也要解出来。
让这个当弟子的,在老师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
所以就一直拖到了现在。
朱棣看着朱瞻基这副样子,大概知道了老大那边的人也不行。
沉吟片刻之后,鼓励道:
“不会就不会,没什么好丢人的,如果你什么都会了,那皇爷爷还为你找老师作甚!”
“待会这里的事情解决之后,宫中还有要事需要我处理,你就自个去老师那里一趟吧。上一次的知识你已经掌握,也是时候再学习新的知识了。”
“对了,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切记不可贪玩,等你回来之后先到御书房去找皇爷爷,我会亲自校检你的学习成果。”
经过朱棣的一番开导,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
“孙儿记住了。”
上一次陈羽讲给他的知识,回家讲与朱高炽听后,得到了夸赞。
事后为了督促自己认真学习,朱高炽对朱瞻基嘱咐以后每次从陈羽那里听课回家后,都要在家中当着他这个父亲的面复述一遍。
想着父亲与爷爷对自己课程上如此用心,朱瞻基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学有所成,不能辜负他们期望。
…
送行结束之后,朱瞻基按照朱棣的意思,从回宫的马车上下来后,重新坐上了由锦衣卫驾驶前往小酒馆的马车。
…………
只是让朱瞻基没想到的是,他刚一来就看见陈羽今日无论穿着还是精气神明显比上一次更加精神。
而且看这样子,明显是打算出去。
朱瞻基没有想那么多,赶紧走上前去,躬着身子对着陈羽恭敬道:
“老师,弟子给您行礼了。”
陈羽正在捯饬自己发型的时候,听着门外一声熟悉稚嫩的声音响起,他抬头看过去,果然是上一次收的小徒弟。
“小朱啊,以后咱师徒俩见面不必搞这些繁杂的礼节,怎么舒服怎么来就行。”
陈羽向着朱瞻基身后瞅去,没有发现老朱的身影。
“小朱,怎么没有看见老朱?”
“爷爷家中有生意要忙,弟子被府上的人送来。”
陈羽闻言心中一喜,嘴角咧开一丝微笑说道:
“一个人好啊,一个人方便我接下来针对你的独家教学。”
朱瞻基听着老师已经规划好了接下来对自己的课程,态度更加恭敬的说道:
“老师,上新的一节课之前,难道不应该先校检一下弟子对课后习题的应答?”
陈羽听着有些懵,经过短暂的回忆,想起来了。
上节课好像是随机给小朱留了一道课后习题。
“那道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的问题,你要是真想回答,那就回答一下吧。”
“……”
永乐帝派遣一百名大明士卒,在地震且有狼群出没的草场上放牧一万头羊,期限一年。
因外力因素第一个月损失一个人与五百头羊;
第二个月同样如此,损失了一个人与五百头羊;
半年之后,这片草地上的人与羊的数量各剩多少?
…
这道题自己冥思苦想几天,愣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最终告知了朱高炽与解缙,结果依旧没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可在老师口中,竟然是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的小问题。
朱瞻基听后有些傻眼,尴尬的抓了抓脑袋,想了想脑子里的几个答案之后,缓缓开口道:
“老师那道题学生有两个答案。”
“其一:半年之后草原上不会有一个人与一只羊;趋利避害是人与羊的特性,而地震每个月都会让他们面临生命危险,而人与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