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坊司。
雕梁画栋的大门,吞吐着民间的声色繁华。
大门两侧,摆放着两尊造型精美的石狮子,虽带威严,却也在这热闹的氛围中多了几分慵懒。
不多时,一辆马车停在了教坊司门口,并从上面下来了一师一徒二人。
朱瞻基顺着陈羽的目光看去,只见一座繁华的建筑坐立在街道中央,建筑门匾上的几个大字,让他有些惊讶。
他试探性的问道:
“老师,我们上课的地点……不能在教坊司吧?”
陈羽收回目光,笑着拍了拍朱瞻基的肩膀。
“不错啊小朱,现在已经学会抢答了,老师很欣慰。”
朱瞻基听罢直接懵逼了,一脸的不可置信。
“老……老师,可学生的父亲曾教导过,不能来这种地方。”
“还说这里是……青楼。”
陈羽咂了咂嘴,淡淡的说道:
“想哪去了?”
“为师带你过来的主要目的是教坊司听曲,陶冶你的情操,并在里面为你上第二堂课。”
教坊司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是进行宫廷音乐和舞蹈的排练与表演。
在宫廷宴会、庆典仪式等场合,教坊司的乐工和舞伎们会为皇室成员和贵族们提供精彩的演出。
只不过,里面还是有一些其它的交易。
可无论是哪种,都与治国之道、经商之道都跟这不沾边吧?!
“???”
朱瞻基越听越疑惑了,在教坊司里面上课?
宫中的那些儒家老师严厉的告诫过自己,不能来这种风花雪月之地。
如果自己进去的事情被曝光,那么不等宫中其他老师站出来,那帮御史大夫上的奏疏,都能把自己淹了。
“老师,这堂课一定要在里面上吗,如果爷爷知道我进了这种场所,回去估计要打断我的腿。”
陈羽听着朱瞻基的顾虑,只是轻轻一笑,随后毫不在意的说道:
“怕个毛,你不说、我不说、马夫不说,我就不信老朱他能知道。”
“再说了,我看老朱也不是那么顽固的人,估计他年轻的时候也是这里面的常客。”
当然这里面的常客,单纯指欣赏艺术。
毕竟教坊司设置的初衷,真的只是为宫廷提供高质量的音乐和舞蹈表演。
在古代宫廷生活中,各种仪式和宴会频繁举行,如皇帝的寿宴、接待外国使节、大型节日庆典等场合,都需要有精彩的文艺表演来烘托气氛。
在此基础上,教坊司应运而生。
只是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部分士大夫阶层的道德观念也有所松弛,导致社会风气逐渐转向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
在这种背景下,教坊司所承载的艺术表演等功能也逐渐发生变化。
随着商业性娱乐活动的增多,教坊司开始迎合市场需求。
一些达官贵人、富商巨贾在教坊司内的消费不再仅仅局限于欣赏艺术,而是更多地追求低俗的娱乐方式,以满足部分人的私欲。
朱瞻基吸了吸鼻子,陈羽的一番话让他有些动摇,可是脸上还是有些犹豫。
毕竟,
他深刻知道目前看似只有三人知道老师带着自己来教坊司,实则不然。
周围暗中保护的锦衣卫数量,绝对不下百来人。
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可做不到让锦衣卫闭嘴的程度。
如果自己进入教坊司的事情传到皇爷爷耳中,回去可就要遭老罪了。
陈羽看着朱瞻基年纪轻轻,估计也欣赏不了艺术,于是话锋一转问道:
“小朱,你身上带钱没?”
朱瞻基茫然的将手伸进自己的口袋,掏出两百两白银。
“老师,来的时候爷爷给了我一百两,父亲给了我一百两,都在这。”
陈羽眼睛顿时一亮,心中嘟囔着:
什么家庭?
小孩子一个人出趟门带这么多钱!
陈羽想着之前老朱答应过自己,在教坊司宴请吃饭。
果然在华夏这片地方,自古以来都是:
下次请你吃饭,其实没有下次!
本来今日起来个大早,可竟没赶上欢送郑和的队伍。
但是想着前几天老朱为他送来了五百两大明宝钞,于是就想去勾栏听曲,愉悦一下心情。
好歹有钱了,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