绅阶级来说,却是一个天塌了的坏消息。
士绅阶级大量集中在富饶的江浙一带,一方面是因为这里富饶的条件给予了他们足够的钱财用来求学,从而考取功名;另一方面,江浙地区远离京城,操作空间巨大,天高皇帝远,胆子自然大了几分。
如今陈羽的这两项策略,简直就是砍在了士绅阶级的根基上……恐怕会遭到士绅阶级更为猛烈的反扑!
面对如此好的办法,夏原吉思考良久之后,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他深知改革从来就不是能轻松完成的,必然伴随着既得利益者的损失,后者会拼了命的反对。
而放在如今,也就是士绅阶级定然会拼死反对!
到那时,国家又会陷入到动乱之中……
夏原吉瞥了一眼坐在一旁的朱棣,发现自家这位陛下先前的郁闷已经在陈羽不断对税收、民生的抽丝剥茧中,到提出解决政策后,满脸笑意。
他迟疑片刻后,对着陈羽问道:
“陈兄弟,策略虽好……可颁布之后……是不是太冒险了?”
“冒险?”
陈羽当即回应道:
“颁布士绅一体纳粮、摊丁入亩有两个好处:其一解决土地兼并;其二可以让大明国库每年税收至少翻三倍!”
“有这两个一方面稳住国运,一方面充盈国库的利益,你认为以永乐帝的性格会不会心动?”
“永乐帝可不是建文那种软弱的帝王,他完全继承了洪武帝的杀伐果断,永乐帝心动了,那些士绅哪怕不服,但敢用行动来表示不满吗!”
“士绅阶级在永乐帝面前压根就不够看,谈何冒险一说?!”
士绅阶级进行土地兼并,这是刻在血肉里面,无法改变,因为打倒了这个士绅,那么也会有下一个士绅补上去。
但是‘摊丁入亩’的实施,大清已经打过样,可以让土地兼在很长一段时间得到有效控制。
此政策一出,士绅阶级购买土地的热情大大降低,毕竟买的越多,征税也会相应提升。
而且‘摊丁入亩’政策推广后,大清的国库收入成倍数暴涨。
雍正即位之初,大清国库仅有存银800余万两,朝廷做事备受掣肘;等到雍正统治的末期,不到十来年的时间,国库的存银就已经飙升到6000多万两。
改革的成效出乎了所有人预料。
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雍正积攒了如此丰厚的身家,大清才会有所谓的‘康雍乾盛世’。
否则,按照乾隆大兴土木、奢靡浪费的‘败家子’风格,清朝可能都撑不到19世纪。
不过话说回来,工业革命这个时候已经到了乾隆年间了。
如果乾隆当时和来访的马格尔尼团队认真交流一下,能够跟当时的西方学学怎么搞工业革命。
那么靠那些农业收上来的税,乾隆可能压根都看不上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