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地道,众人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接近敌军营地。周强一挥手,士兵们如猛虎般冲入敌军营地,瞬间点燃了事先准备好的火把,投向敌军的粮草和营帐。一时间,敌军营地内火光冲天,粮草燃烧的噼啪声、士兵们的惊呼声、战马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乱成一团。
赵凌得知营地遇袭,立刻从营帐中冲了出来。他迅速镇定下来,大声下令:“各营将士,不要慌乱,迅速组织反击!”在他的指挥下,敌军逐渐稳住阵脚,开始对突袭的士兵进行围堵。
周强见敌军已开始组织抵抗,且己方目的已经达到,果断下令:“兄弟们,撤!”士兵们迅速且有序地朝着地道方向撤退。尽管敌军紧追不舍,但周强等人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成功撤回城中。
这一次突袭,虽然没有给敌军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但却极大地鼓舞了城中守军的士气。原本低落的士气为之一振,士兵们重新燃起了战斗的热情,对坚守烽火城充满了信心。
然而,赵凌并未因这次突袭而气馁。他深知,想要攻克烽火城,必须下猛药。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改变策略,集中全部兵力,对城墙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强攻。他调来了投石车、云梯等众多攻城器械,密密麻麻地排列在烽火城外,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而在城墙上,王猛早已严阵以待。他望着城外如林的敌军和堆积如山的攻城器械,心中明白,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他身披战甲,手持长枪,眼神坚定地巡视着城墙上下,大声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兄弟们,我们身后是家国百姓,绝不能让敌军踏入城池半步!今日,便是我们与敌军决一死战之时!”
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充满了视死如归的决心。烽火城上,旗帜在风中烈烈作响;城外,大军如黑云压城。双方都在为了这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大战,做着最后的准备。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息,大战一触即发,整个烽火城仿佛被置于命运的天平之上,即将迎来最为残酷的考验……
在这紧张到极点的氛围中,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大战来临前的那种压迫感。城外的敌军,整齐地排列在攻城器械之后,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胜利的渴望,却也夹杂着一丝对未知的恐惧。而城墙上的守军,虽然士气高昂,但每个人都清楚,接下来的战斗将是一场无比惨烈的生死搏斗。
赵凌骑在战马上,望着高耸的烽火城城墙,他手中的长枪一挥,下达了进攻的命令。顿时,投石车发出沉闷的轰鸣声,巨大的石块如雨点般朝着城墙砸去。城墙上顿时尘土飞扬,石块撞击城墙的声音震耳欲聋。
与此同时,敌军士兵们抬着云梯,呐喊着朝着城墙冲来。他们在枪林箭雨中穿梭,不断有人倒下,但后面的士兵毫不犹豫地跟上,前赴后继,仿佛不知畏惧。
王猛站在城墙上,看着敌军如潮水般涌来,大声喊道:“放箭!”顿时,城墙上万箭齐发,如蝗虫般射向敌军。敌军士兵纷纷中箭倒地,但他们依然没有退缩,继续奋力向前。
随着云梯靠上城墙,敌军士兵开始攀爬。城墙上的守军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近身肉搏。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相交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响彻整个战场。
王猛亲自上阵,他手中的长枪如龙,每一次刺出都带走一条敌军的性命。他的身旁,士兵们也都在浴血奋战,用自己的生命扞卫着烽火城。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都伤亡惨重。但无论是城外的赵凌,还是城墙上的王猛,都没有丝毫退缩的意思。
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双方的伤亡数字不断攀升。战场上,鲜血已经将土地染得通红,断臂残肢随处可见,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
赵凌看着己方士兵伤亡如此惨重,心中焦急万分。他没想到,为何敌军如此拼命,这些人在前两个月还是大炎国的子民,为何现在如此效忠这个复辟的暗影国?此时他明白,若不能尽快攻破城墙,这场战争将会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于是,他亲自带领一队精锐士兵,加入了攻城的队伍,试图鼓舞士气,一举拿下烽火城。
王猛在城墙上看到赵凌亲自上阵,心中一紧。他深知赵凌的武艺高强,若让他登上城墙,局势将会对己方极为不利。于是,他集中精力,密切关注着赵凌的动向,准备在关键时刻给予他致命一击。
就在赵凌快要接近城墙之时,王猛瞅准时机,拿起一把强弓,搭上一支利箭,瞄准赵凌射去。利箭如闪电般飞向赵凌,赵凌感觉到一股危险袭来,连忙侧身躲避,但还是被箭射中了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