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攻破祁连城后,城内一片狼藉。断壁残垣间,百姓们惊恐的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迷茫与恐惧。林羽深知,此时稳定民心才是重中之重。他身披战甲,穿梭在大街小巷,大声安抚着百姓:“大家莫怕,我军乃平叛之师,只为清剿叛军,不会伤害无辜。”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如洪钟般在城中回荡,给百姓们带来了一丝安心。
随后,林羽留下五千兵马镇守祁连城。这五千将士皆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之辈,他们迅速分散到城中各处,维持秩序,修缮防御工事。而林羽则率领剩下的两万余人马,浩浩荡荡地朝着镇朔城进发。大军行进间,军旗猎猎作响,马蹄扬起的尘土在身后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仿佛是大地留下的一道深刻痕迹。
然而,其他各方势力的征程就没有这般顺利。周武在瑞雪城久攻不下,陷入了苦战。瑞雪城守将苏然,凭借着对周边地形的熟悉和卓越的骑兵战术,将周武的大军搅得疲惫不堪。周武的营帐内,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黑夜。他眉头紧锁,望着作战地图,试图找到破城之策,可一次次的思索都被现实的困境无情打断。
墨玄翊在后方总览整个战局,得知瑞雪城的战况后,他深知周武若突破瑞雪城,将会对整个叛军防线造成巨大威胁。于是,他决定派出自己的心腹——暗影国的精锐将领夜影,率领三万人马前去支援。同时派人前去镇朔城支会拓跋渊镇武城的情况。夜影此人,武艺高强且心思缜密,在暗影国素有“暗夜死神”之称,在暗影会之时就是名列前茅的杀手。他接到命令后,立刻点齐兵马,如一阵黑色的旋风般疾驰而去。
支援人马赶到瑞雪城后,与守将苏然里应外合。苏然率领骑兵从山林中杀出,夜影则带领援军从后方包抄,对周武的大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周武的军队瞬间陷入混乱,士兵们在慌乱中四处逃窜,毫无还手之力。战场上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鲜血染红了瑞雪城周边的土地。周武虽奋力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损失惨重。他望着伤亡惨重的将士,心中满是悲愤与无奈,只能率领残军且战且退,寻找机会重整旗鼓。
与此同时,在镇武城,吴刚也被杨林抵挡在城外。杨林凭借着坚固的城防和精心布置的陷阱,让吴刚的多次攻城行动都无功而返。镇武城内,杨林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外平叛大军营帐中闪烁的火光,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他明白,只要能坚守住镇武城,拓跋渊将军的修罗铁骑肯定会来救援自己。
另一边,拓跋渊得知自己的地盘镇武城被围攻后,恼羞成怒。他深知镇武城的重要性,若此城失守,他在这一带的势力将受到沉重打击。于是,他决定趁着夜色,率领手下的三万铁骑从镇朔城出发,回援镇武城。这三万铁骑皆是拓跋渊精心训练的精锐修罗铁骑,他们在夜色中如鬼魅般疾驰,马蹄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仿佛是死神的脚步声。
赵擎天在镇朔城察觉到了拓跋渊的行动,但他不敢轻易前去追击。他深知敌军狡诈多端,深怕中了敌人的埋伏。在这复杂的战局中,任何一个错误的决策都可能导致全军覆没。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拓跋渊的军队消失在夜色中,心中满是疑惑,他派人暗中跟了上去。
拓跋渊的铁骑日夜兼程,终于在黎明破晓时分抵达镇武城。此时,平叛大军经过连日的攻城作战,早已疲惫不堪,正处于防备最为松懈的时候。拓跋渊一声令下,三万铁骑如猛虎下山般对吴刚的军队发起猛烈地奇袭。刹那间,喊杀声四起,平叛大军在睡梦中被惊醒,仓促应战。城内杨林得知城外的情况后,率军出城与拓跋渊前后夹击。
乱战之中,吴刚与拓跋渊照面。吴刚手持长枪,怒目而视,大声喝道:“拓跋渊,今日便是你的死期!”拓跋渊却仰天大笑,手中长刀一挥,不屑道:“就凭你?”两人随即展开激烈交锋。拓跋渊武艺高强,刀法凌厉,每一刀都带着千钧之力。吴刚虽奋力抵抗,但在拓跋渊强大的攻势下,渐渐处于下风。没过几个回合,拓跋渊瞅准时机,一刀砍向吴刚。吴刚躲避不及,手臂被划伤,鲜血直流。
就在拓跋渊欲将吴刚击杀之时,吴刚的心腹王强挺身而出。王强手持盾牌,大喊道:“将军快走!”他不顾一切地冲向拓跋渊,试图为吴刚争取撤退的时间。拓跋渊冷哼一声,长刀一转,与王强战在一起。王强虽勇猛,但与拓跋渊实力相差悬殊。没过几回合,拓跋渊一刀刺穿了王强的胸膛。王强瞪大双眼,不甘地倒下,但他至死都没有放弃掩护吴刚撤退的决心。
平叛大军在失去主将指挥后,顿时陷入混乱,溃不成军。拓跋渊乘胜追击,平叛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