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昭训几乎是东宫最末等的侍妾,太子要纳便纳,根本没资格让皇帝过问。
只不过,因为顾家之前招了皇帝厌弃,太子也怕悄无声息将顾宝珠纳进东宫,到时顶雷,所以才会在天宏帝面前过个明路。
天宏帝对于太子把哪个女人纳进东宫不感兴趣,但是,对于他把顾兴一家带回京城,并且给顾兴请功的行为很感兴趣。
“你说,此番在江南救灾,顾兴出了很大的力?”
“是的,父皇!”太子道:“江南水患严重,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无数。”
“由于前期救治不及时,很多地方发生疫病,是前安平伯顾兴赶在所有人前头,总结出一套预防救治办法,交给儿臣,这才避免疫病范围进一步扩大。”
实际上不止预防救治疫病的办法,顾兴父子还给他提供了治水救灾的人才名单,他才能这么快把差事办好。
所以太子才会想着把顾兴带回来,指望他在关键时刻能够多出几个主意,多提供几个人才的信息。
太子说的真真的,天宏帝却是一个字都不信,顾兴要是有这种本事,安平伯府的爵位也不会丢在他手上。
也不知他用了什么歪门邪道,太子这个蠢的,人家说什么他都信,还把人带回京。
天宏帝道:“朕只是将他贬为庶民,并没有将他赶出京城,你将人带回来便带回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但是太子要记住,这家人可以留在东宫给你当幕僚,但是不得授官,不得科考。”
“否则便是欺君!”
太子在天宏帝面前给顾兴一家请功,确实是存了心思,想让天宏帝给顾兴授个小官职。
不曾想被天宏帝一句话堵了回来。
但也不都是坏处,这么一来,顾兴一家只能依附东宫,只能更加忠心的替他办事。
反正他们的功劳他自然会记在心里,等以后有那么一天,再给他们封赏荣宠。
想到这里,太子心里仅存的那点失望也没了,真心实意道:“多谢父皇教诲,儿臣知道该怎么做了。”
天宏帝就觉得,太子蠢是蠢了些,到底还算听得进去,有可取之处。
太子把顾宝珠纳进东宫,顾长清则找机会把顾银山送去军中之前顾荣所在的军队。
对外的说法是,把孩子送过去历练,实际上是因为,在原剧情中,再过两年,边境就会爆发一场极大的战争。
上辈子,因为这场战争,顾宝珠各种捐钱捐物,用方家的巨额财产,给自己捐出一条母仪天下的登高路。
顾长清既然熟知剧情,这辈子就没有错过机会的道理。
在他有意无意的引导下,方金山也把方家的生意往边境方向着重布局,在安全保密的前提下,大量囤积粮食棉衣。
武器辎重肯定是不敢囤的,不然一个谋反的罪名少不了。
顾宝珠进了东宫,以为从此可以扬眉吐气,翻身做主,甚至早就在心里暗戳戳的想了一百种恶毒的方式,准备报复到金山银山兄弟身上,让他们之前狗眼看人低,看不起她!
还有该死的李家,那几个小兔崽子她也不会放过!
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顾宝珠想的再美好,也经不住现实的残酷。
太子只在将她纳进东宫的那天,匆匆宠幸了她一次,后面就再也没有招幸她。
太子昭训份位低下,是东宫目前为止,除了没有名分的通房之外,份位最低的妾侍。
昭训之下的奉仪,目前还没有。
昭训之上,除了太子妃,太子侧妃,太子庶妃,还有太子良娣,太子良媛,太子承徽……哪一个份位都比顾宝珠更高,谁都能教训她。
加上顾宝珠那不讨喜的性子,更是把东宫妃妾得罪了个遍,让所有人不约而同针对她。
每天不是挨打就是罚跪,不是掌嘴就是抄经,顾宝珠想让自己的日子过得舒服点都办不到,更别说去找谁谁谁的麻烦。
何况一入宫门深似海,若是没有得到允许,她这辈子连东宫的垂花门都出不了。
这日,去给太子妃请安时,又被刘良娣以不敬的罪名,罚她跪在廊下自己掌嘴。
这一罚就出事了。
顾宝珠小产了。
殷红的血顺着腿间流出,染红了衣裙,顾宝珠面色苍白如纸,软软倒下。
“血!好多血!”
“顾昭训小产了!”
“请太医!快请太医!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