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九九歌》吗?”
“《九九歌》?还有这个名字吗?”
江林挠了挠头,他平日里就只知道用这个来算数,还真不知道原来还有别的叫法。
“《九九歌》又名《九因歌》,从九九八十一开始,一直到二半而一结束,这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延续至今的用法。”
“原来是这样。”
这时,梁文回过神来,看着江凤,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
“这水坝能用于灌溉农田、防洪蓄水?”
“是啊,用途可大了去了呢。”
“首先是挡水原理,通过修建水坝,提高上游水位的高度,这些水咱们就可以储存起来,用来预防干旱;还能改善土地的品质。
而且青女还说以后要是有机会,还能利用上下游的水位差转化为动能发电。
虽然咱们现在还不太明白这些是啥意思,也不知道具体咋操作。
但听着就觉得挺厉害的,想着以后总会见识到的。
其次就是泄洪原理了,咱们这个水坝深 4 米,一旦水位到了 3 米的安全线,我们就会人工进行排水,以此来保障水坝的安全。
你瞧,那下游墙壁底下还有几个空洞呢,那些就是遇到洪水需要排水时用的泄洪孔。
这泄洪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打开不同的数量和开度,精确地控制下泄水流的流量和流速,这样就能确保上下游的水量始终保持平衡。
不管是遇到多大的洪水,都能尽量减少对村子的影响。
最后是消能原理,咱们还要在水坝上下游,各自挖一个有深度的池子,专门用来缓冲洪水冲击时产生的破坏力的……”
江凤说得绘声绘色,一边说还一边用手指着相应的地方,让梁文他们能更直观地了解。
待江凤族老讲解完毕。
梁文、梁虎真心觉得自己是个没文化的人。
梁虎到还好,他本身就是习武之人。
反倒是梁文,那引以为傲的文学底蕴,在这些实干的农民面前毫无作用可言。
几人看完了水坝,便又朝着田地的方向走去了。
到田边了,可就到了村长的主场了。
他心里想着,这下可得好好发挥一下,让梁老弟他们看看,自己也是个有见识、有文化的人。
刚走到那广袤无边的田地边儿,梁虎就忍不住瞪大了眼睛,惊叹道:“那边是水稻?”
他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指向远处那一片绿油油的田地。
“啊对!是水稻呀。” 村长笑着回应道。
接着,梁虎又皱着眉头,看着田地左边的作物,满脸疑惑地问道:“那左边的为何……”
掩了吧唧的,四个字他没说出来。
村长顿时哑然。
恩?
怎么感觉跟自己想的不一样?
这水稻鲜明的对比,让他顿时有种挫败感,因为种的好的那一边,似乎跟自己没神马关系。
很快他就甩了甩脑袋,也不能说没关系,至少自己参与找种子了。
“左边这些呀,是我们村民自己按照以往的老法子种的,右边那些呢,是青女通过温室育苗、插秧这些新法子种的。”
关于种田一事,梁文只在书本上见识过,但并未做深入的钻研。
所以这会儿,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详细地询问种田的事儿了。
心里对叶青女那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又能教书,又会种田,还能想出那么多好的策划。
最让梁文吃惊的,还得是叶青女的动员能力了。
能把全村人都号召起来,齐心协力地去做那么多事儿,不管是建水坝也好,还是种田也罢。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得有多大的人格魅力和组织能力才能做到呢。
这时,梁文突然想起了当初梁虎看到的那写在叶家别墅侧墙上的 24 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
他心里想着,若是这小溪村就按照现在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说不定还真有可能会见到那样理想中的文明景象。
那可就太让人期待了。
几人在田地里这儿看看,那儿瞧瞧的,这时间一忙活,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眼下中午时间到了。
村长便带着两人往回走了,一路上大家还在继续讨论着村子里的事儿。
走着走着,走到学堂门口的时候,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