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 第116章 吴声西曲

第116章 吴声西曲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穿越三国做将军 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 小马:编写之眷 大周九皇子 龙珠之赛亚人贝吉塔 人在奥特,开局获得地球意志馈赠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 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 斩神:诸神代理人,开局定海神针 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 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 修真者穿越蓝星之后无敌了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 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 盛世大唐,从杀穿玄武门开始! 龙魂枪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

“本王就是从建康来的,要听吴声还用你们唱?换西曲!本王要听正宗的西曲!”

“吴声”和“西曲”都是当时民间流行的音乐。“吴声”流行于以江浙地区为代表的长江下游一带,《子夜歌》便是吴声中的代表曲目。而西曲则盛于长江中游的荆襄之地。

从乐理上来说,两者都属于“清商乐”的范畴,但曲目节奏和腔调唱法有别。

这种情况有点类似于“朋克”和“重金属”,虽然同属于摇滚乐,具体风格却不相同。

由于江浙吴地是南朝的政治文化中心,所以“吴声”很早便进入上流社会,形象逐渐雅化。相比之下,“西曲”的民间色彩仍然很重,在特定场合甚至被认为登不上大雅之堂。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这个王府宴席、士大夫云集的场合,歌女们选择唱吴声,一来是为了不降格调,二来为了讨好巴东王,因为巴东王是建康人,想来更喜欢吴声。谁成想王爷突然间要听西曲!

好在一些经典曲目平时都有排练,第一个出场的歌女立即用荆楚方言启声唱道:“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

歌声苍凉悠扬,仿佛从遥远之地传来的呼唤,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乐人们开始奏乐,乐声如寒风吹过荒野,卷起满地枯黄。

“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

“闻欢下扬州,相送楚山头。探手抱腰看,江水断不流!探手抱腰看,江水断不流!”

“断——不——流——”

这几位歌女唱功相当之好,萧瑟忧伤的歌声在大殿中回荡,仿佛打城的潮水,一波一波地冲击着在场宾客的心灵。哀婉的旋律,能让人好像看到一位孤独的女子,在山头痴痴地守望。

王扬突然想到《史记·留侯世家》中刘邦对正在哭泣的戚夫人说的一句话:“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

或许,荆楚音乐从骨子里就带有一种深沉的忧伤感吧。

歌罢,巴东王问:“这曲子叫什么名?”

歌女欠身答道:“回王爷,此曲名为《莫愁乐》。”

“歌词是谁写的。”

歌女回答不出来。乐湛说道:

“这是民间歌谣,没有留下作者姓名。相传楚地有女子名莫愁,貌极美,善歌,与邻家少年定情。少年为求前程远行,约定功成后迎娶莫愁,却不料行后莫愁家人犯罪,莫愁亦遭流放,没入楚馆,为歌妓,红极一时。”

乐湛叹了口气,颇为感慨:

“这莫愁虽身在歌舞场,然为情郎守身,矢志不渝,苦觅情郎无果,唱声常哀怨。十年后,情郎于馆中认出莫愁,为其赎身,两人返乡定居,一生恩爱,遂成荆楚佳话。”

“啊?还有后续?那这歌词怎么这么简单?”巴东王问。

“自古流传的就这几句,唱的是莫愁和情郎分别的场面。”

巴东王有些扫兴:“重头戏就在妓馆相遇,没相遇没意思。”

突然有人应声道:“要相遇有什么难的?王爷新御荆州,何用旧唱辞?”

巴东王循声一看,只见柳憕醉眼朦胧,一脸酒红,神态张狂之中又隐带失意之色。

巴东王喜道:“素闻四郎善诗,有捷才,举笔便成,无所改定。今日为本王作新辞可好?”

“可以,但我要他和我一起写!”柳憕醉醺醺地一指王扬。

王扬皱眉。

“阿深!你醉了!”柳惔试图拦住柳憕。

柳憕挣脱了兄长的阻拦,摇摇晃晃站起,大声道:“王扬!你敢和我赌诗吗?”

准确来说,这赌的是“歌诗”。

“歌诗”是古诗的一种,用以合乐演唱,像汉代的乐府诗,唐代的“新乐府”,还有刚才歌女们演唱的“子夜歌”和“莫愁乐”,都属于歌诗的范畴。

尽管此时歌诗在地位上尚与正统诗体有一定距离,但这是在宋词兴起之前,民间最流行的乐辞形式。可以理解为现在流行音乐的歌词。虽然多数情况下,歌词并不进入到严肃文学的视域中,但如果写得特别好,也会受到主流文学批评的推崇。比如鲍勃·迪伦。

这也是不管柳憕还是以往那些文人士大夫,大多不会排斥写作歌诗的原因之一。

柳憕的身体时而倾斜一下,似乎随时都可能摔倒,发红的双眼紧紧盯住王扬。

“王爷,舍弟醉了,多有冒犯,我先带他回去——”

“诶!柳四郎这是真性情!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东方苍白传 柯南:人形魅魔的我只爱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