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定的校场之上,军旗猎猎作响。沈今安身着黑甲,器宇轩昂地站在点将台上,目光如炬地扫过台下诸将。
“诸位,今我真定初定,兵马虽盛却杂乱无章。郡兵、城卫军与我麾下五营兵马必须重新整合,方能成精锐之师。”
沈今安的声音洪亮。
整军伊始,沈今安首先对兵员进行了详细清查。
他派遣王斐深入各营,核对名册,清点人数。
在真定的军营中,一片肃杀之气弥漫。沈今安高坐在营帐内的主位上,目光冰冷地听着王斐汇报清查结果。
“主公,此次清查,诸多弊病触目惊心。那些吃空饷的军官,家中竟富甲一方,而士兵却缺衣少食。兵员虚报更是严重,有些名册上的名字竟是虚构。”王斐面色凝重地说道。
沈今安猛地一拍桌子,“传令下去,所有涉事军官,不论官职大小,一律严惩。家产全部充公,以补军资。”
很快,军营中就进行了一场血腥的清洗。那些曾经在军中作威作福、中饱私囊的军官被一一揪出。
在烈日高悬的校场上,被斩首的军官首级滚落一地,鲜血染红了黄沙。
全军将士都被这一幕震慑,从此军纪严明,无人再敢有丝毫违规之举。
所部兵马整编至两万,成立昭武军,沈今安自领昭武大将军。
昭武军旗下设六营,一卫。
第一营,张豹任营将。
第二营,王斐任营将。
第三营,李黑虎任营将。
第四营,宇文霸任营将。
第五营,闫刀任营将。
第六营,沈白任营将。沈白从小便在沈今安身边,对沈今安忠心耿耿。
六营兵马拢共一万八千余人
还有一卫,乃沈今安近卫,罗烈任统领。率两千余人。
罗烈本是一名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悍不畏死的勇士,作战勇猛得到了提拔,对沈今安绝对的忠诚。
这两千近卫时刻守护在沈今安身边。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沈今安不断加强对军队的掌控。他经常深入各营,与士兵们同甘共苦,同时也密切监视着将领们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有任何异常,他绝不留情。
在真定的将军府中,沈今安坐在座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目光深邃地思考着对未来的规划。
随着麾下兵马日益增多,势力逐渐壮大,他对仅仅占据真定一地已不再满足。
他听闻城中有一位名叫郭瑾的文士,智谋超凡。
沈今安心想,若得此人相助,自己的霸业必能更进一步。于是,他带着厚礼,亲自登门拜访郭瑾。
郭瑾一袭青衫,清冷的气质令人心生敬仰。
沈今安初次见到郭瑾,眼前一亮。他快步上前,微微欠身,双手抱拳恭敬地说道:
“郭先生,久闻先生大名,今安深知先生智谋超群,如今天下大乱,今安欲成就一番大业,恳请先生出山辅佐。”
郭瑾目光平静地打量着沈今安,片刻后微微摇头,声音清冷:
“将军,您过往征伐,手段狠辣,在下实在无法与您并肩。”
沈今安满脸的期待瞬间凝固,碰了一鼻子灰后,只得拱手告辞。
郭瑾回到家中,坐在窗前。他虽拒绝了沈今安,但也听闻过沈今安在战场上的威名以及其如今在真定的势力。
他对沈今安的杀伐手段深感厌恶,认为其非仁主。
回到将军府,沈今安坐在书房中,脸色阴沉,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收服郭瑾。
他立刻召来亲信,低声吩咐起来。
沈今安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夜里,月黑风高,一群黑衣人出现在郭瑾住所外。
他们翻墙而入,瞬间打破了夜的宁静。郭瑾正在书房看书,听到动静后大惊失色。黑衣人手持利刃,见人就砍,郭瑾的仆人纷纷逃窜或倒下。
郭瑾虽试图反抗,可一介文士又怎敌得过这些训练有素的“盗匪”。
就在郭瑾绝望之时,府外传来阵阵马蹄声和喊杀声,沈今安带着士兵如神兵天降,迅速与黑衣人展开厮杀。不一会儿,黑衣人便纷纷逃窜。
郭瑾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满是震惊与疑惑。他知道这是沈今安自导自演的一出戏,可自己的命又确实是他所救。
他开始重新审视沈今安,此人虽不择手段,但对自己确实有求贤之心。可一想到他的狠辣,郭瑾又心生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