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二年三月
董灼所部西凉铁骑,还在司州与曹孟所部等勤王联军鏖战...
这三州联军如此奋战,着实让司州朝廷缓了一口气。
贺奎在这半年里抓紧编练五万将士,他知道,无论是曹孟、李阳、陶然还是董灼,其实都是一丘之豹,皆是野心勃勃之辈。
只有自己的兵马,才能护住自己...
....
另一边
冀州邺城
各路兵马也纷纷归位。
沈今安在牧府之中,批阅郭瑾送上来的奏折,和一系列封赏批文。
“王斐如今坐镇幽州,该如何封赏。”
以及各兵马使、各勋武阁辅臣封赏批文..
郭瑾拿捏不定,报来沈今安审夺。
沈今安凝视着手中关于王斐的奏折,微微沉吟后,心中已有定夺。
他提起笔,在奏疏上批示:“此番北伐幽州,王斐功不可没,着晋其为幽州兵马总使,坐镇幽州,节制两卫,赏田五千亩,赐金五百斤,绢帛千匹,以彰其劳。”
写完后,他将批文放置一旁,又翻阅起其他封赏批文,此次参加北伐的将士,人均提拔了一到两级。
更有甚者,更是跨越了最高层级将官的门槛。
如宏森,被提拔为虎豹骑第一卫兵马副使。
如柳擎,被提拔为虎贲卫兵马副使。
如赵猛,被提拔为虎贲卫参将副职。
其余各卫将官,皆是提拔无数。
塑造了以沈今安为首,强大的军功集团...
他对于勋武阁,心里有了些许看法,想改组勋武阁,进而文武分家。
对于勋武阁的重组事宜,关乎冀州权力架构的重塑。
他唤来侍从,令其传召勋武阁辅臣前来商议。
沈白、郭瑾、陈煜、王艾、宇文霸等五人。
待众人齐聚牧府议事堂,沈今安缓缓开口道:
“本州牧欲将勋武阁重组,文臣入内阁,武将入武阁,文武分家,各司其职。武阁专注掌理麾下兵权,整军练武,谋划军略。”
“内阁则总理吏、户、刑、民生诸事以及各郡县总务。诸位以为如何?”
堂下众人闻言,先是一阵沉默,随后便纷纷出言。
郭瑾抚须道:“主公此策,意在明晰权责,可使文臣武将各展其长,避免相互掣肘,于长远而言,确为良策。”
沈白也抱拳说道:“末将认为,设立武阁,可使我军指挥更趋统一高效。然武将多起自行伍,于文化学识稍显生疏,在管理运行上,尚需斟酌。”
沈今安微微皱眉:“学识生疏?那当什么将官!”
“从今以后,谁要是觉得自己学识生疏的,这个将官,就不要给我当了!”
“好了,内阁、武阁一事就此定下!郭瑾任内阁首辅,沈白任武阁首辅。”
沈今安此言一出,议事堂内气氛瞬间凝重。沈白、王艾、宇文霸三人面面相觑。
“还有下面这些将官啊,一个个悍勇拼杀是个样子,但是打仗,不能只是知道拼杀!”
“在改组内阁,武阁的基础上,我决定再成立一学院,军中所有营将以上军职,都必须来参加授课,学院里设立战阵指挥、军队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再讲一讲我军的各大战役,或者我军打的几次败仗,总结经验!”
“达到标准后才予以毕业,没达标的....这个官就不要做了!”
王艾站出来讲道:“主公,那这..也不能所有营将以上都来进学啊..那军中没人了啊。”
沈今安回道:“采取轮流制,保留五成以上在位即可。”
“最近也不会打什么仗了!都给我去好好进学!”
陈煜道:“只是这学院之师资,当如何选取?”
沈今安微微颔首,思索片刻后道:“师资可从各地饱学之士中选聘,亦可选拔高才之将官兼任。务必确保所授之学,实用且有效。”
“本州牧亲自兼任学院院长,从今往后,除了战时提拔,所有的将官提拔后都必须来学院进修。”
宇文霸接着问道:“那这学院之学制又当如何设置?还要设立什么课程么。”
沈今安想了想,又道:“罢了,课程分文武两科。文科涵盖经史子集、兵法谋略、治国之道等。”
“武科则包含武艺技法、阵法演练、行军打仗之实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