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宋玉致送来消息:“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了。他向突厥始毕可汗称臣,答应将收获的一应财物都献给始毕可汗,换取突厥不会南下。”
“很好!这又给了我一个厌恶李阀的理由。”苏昱辰淡淡的道。
宋玉致道:
“石师不必太过担忧。”
“刘武周虽然依附突厥,但他不会什么事都听突厥人的。李渊若是挥兵长安,刘武周一定会趁机进攻太原。”
“而且关中路上,还有隋将宋老生和屈突通两人把守关隘,想要拿下关中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苏昱辰起身道:“玉致你说错了,李阀向突厥称臣我不在意,只要他不引突厥骑兵入关就可。但他将中原黎庶当做财货交给突厥人,就是取死之道。”
说罢,苏昱辰懒得再多说一句,起身朝着江边码头而去。而那里宋阀的商船已经连夜卸货,就等着苏昱辰启航前往竟陵。
………………
苏昱辰乘船一路南下,不过二十余天就已经接近竟陵。
说来也是有趣,苏昱辰在江上时曾远远看到江淮军的水军,根据旁白的提示,领头之人正是奉了杜伏威之命,截断水路的李子通。
只是不知为何,那李子通远远看了一眼宋阀的商船,就带着一众水军忽然远去。和宋玉致所说的完全不同。
苏昱辰却是不知,此时经过有心人宣扬,他的容貌、衣着早已经传到各势力耳中,可谓无人不知。加上江淮军就在历阳,自然知道‘石龙’已经不在扬州,而是北上了。
所以李子通看到船上的身影,第一时间就选择远遁离去。毕竟谁也没有把握单独面对他。当然,若是李子通麾下水军有个五六千人,他说不定就敢硬碰硬的试一试了。
远远看着竟陵城门,这里竟是一片难得的净土,一路上很少看到像其他地方那样为祸的兵匪,旁白跳出来介绍到……
【值此隋末天下大乱,竟陵城守军将领方泽滔占据竟陵,建立独霸山庄,以待明主】
【方泽滔以族中兄弟为骨干,以竟陵守军为基础,搭建半江湖半官方的势力,辐射竟陵周边,保境安民,驱逐乱兵、贼寇】
【然其命途多舛,遇到了想要窃取竟陵权力的魔门婠婠,江山与美人,更爱谁呢】
【外有魔女婠婠搅动风云,内有兄弟暗慕魔女,竟陵城风云变幻就在眼前】
“想不到来的正是时候!”
苏昱辰迈进竟陵城,城内却是热闹许多,虽然依旧少不了愁容,但百姓的精神面貌看着还不错。
而苏昱辰此来,却是要掳走一人,此人正是在方泽滔的独霸山庄任职的虚行之。曾经在第一世时,苏昱辰偶尔听朋友说过,这人却是难得的执政之才,谋略堪比李二麾下的‘房谋杜断’。
而不论是先整合扬州,还是留给宋师道,此人都是苏昱辰的不二选择。
【虚行之,竟陵人士,其自幼家贫,然好学。辗转多地求学。后方泽滔建立独霸山庄,虚行之前往求职,然其才干未得认可,现独霸山庄右先锋方道原麾下任职文书】
【虚行之有治世之才,此时他已经察觉到竟陵异常,深感忧虑。他会在今天提醒方道原,因不被认可,遂决意离开竟陵,隐居避世】
【你可以前往城东‘杏花酒家’等待,他将在傍晚前往买醉,下定决心离开竟陵】
“看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拐走这个绝世大才了。”苏昱辰看完旁白,拦住路人问明白了‘杏花酒家’所在,一路行了过去。
果然等到了傍晚,苏昱辰就看见一个中年书生走了进来,行走间从容自若,双眼藏神,显然精通武功,眉眼间带着一缕忧愁,虽然有着心事,却并不慌乱。
【你遇到了虚行之】
中年书生只是目光一扫,就朝着苏昱辰这边走来,坐在苏昱辰对面,淡淡一笑,从容不迫的拱手道:“阁下可是在等我?”
“哦?”苏昱辰生出一丝好奇,道:“虚先生为何肯定我是在等你?”
虚行之哈哈一笑,道:“我原本并不确定,现在却是确定了。虚行之见过石师!”
苏昱辰不由微笑道:“虚先生可否仔细说说。”
虚行之依旧从容淡定,道……
“那虚某就试言之!若有不对,石师可以指证。”
“第一,这‘杏花酒家’虚某却是常来,大概能有些什么人,虚某心里自然有数。石师却是第一次来,自然会让我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