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巨变,几乎以光速向着天下扩散,有志于天下的野心家都开始加快了脚步。否则南方一统,再想实现自己的野心,就变得无比困难了。
关中长安,李渊次子李世民成立天策府,收拢关陇无数高手,其中治政、后勤粮草以房玄龄、杜如晦二人最得李世民信任;再加上他手下如李靖等用兵高手,宋老生和屈突通连连败绩,眼看已经无法守住通往京师的关隘。
而荥阳李密也不甘示弱,一方面对洛阳虎视眈眈,一方面谋划宇文化及从南方带回去的十万精锐禁军。
受到南方影响,李渊长女李秀宁以密使身份前往飞马牧场,意图夺取这中原腹地最大的战马来源之地。
而寇仲和徐子陵,也在同一天从扬州出发,带着‘石龙’的任务,争取飞马牧场靠向宋阀。
………………
扬州总督府内。
宋师道坐在主位,其下虚行之、宋鲁、宋玉致、杜伏威、辅公佑、江文正、雷世林、陈志德等人俱都在此。
杜伏威虎目闪烁着寒光道:
“一旦被李阀在飞马牧场得手,组建骑兵,日后对我们进攻中原不利。以我之见,不如暂停改编江淮军,先行攻占竟陵。”
“只要拿下竟陵,近在咫尺的飞马牧场就别无选择。就算是商场主有意鱼死网破,也只能鱼死,而网未必破。”
“我提议先攻打竟陵,占据江东之地。”
不等其他人说话,虚行之反对道:
“不妥!”
“江淮军过去军纪太过散漫,此时不趁着时机予以纠正,日后只会积重难返!到时候他们军功在身,罚是不罚?”
“不罚,无法给天下交代,人心起伏,一旦野心家挑拨,对日后定鼎新朝不利;要是罚,他们势必心怀怨怼,要是北伐之时后院起火,更是麻烦!”
“此时还有石师余威镇压,江淮军各部还不敢反,正是改编的最佳时机。”
“但是威胁竟陵,策应寇仲和徐子陵在飞马牧场的行动也确实有必要。以我之见,不妨以当日丹阳南郊旧军为主,扬州守备军为辅,从侧翼威胁竟陵,围而不攻!”
“等到江淮军改编完成,再正式攻打竟陵。”
辅公佑摇了摇头道:
“扬州守备军疏于战阵,难以起到作用,打顺风仗还好,若是战事稍有不利,反而要先安抚他们。”
“只凭不到两万精锐,只怕难以围困竟陵,还要小心防备近在咫尺的汉南守军。更是困难!”
虚行之解释道:
“扬州守军虽弱,但是还不至于糜烂!借此机会操练一番,正是最好的时候。”
“我们只是围城,方泽滔此人谋略一般,勇气不足,绝不敢出城应战。”
宋鲁道:“老夫奉阀主的命令,带来三万宋家军精锐,走水路半个月就能到。其他七万大军,两万要留守岭南,其余五万,阀主对独尊堡有些不太放心!”
杜伏威不解道:“武林判官--解晖一向以宋阀马首是瞻。如今我们形势大好,南方一统就在眼前,解晖为何要起二心?”
宋鲁摇摇头,叹气道:
“阀主也是最近才察觉到,解晖竟是梵清惠的爱慕者。如今慈航静斋和佛门有意支持李阀,她们是绝不可能看着南方顺利一统的。”
“依阀主的意思,只怕梵清惠要暗中入川蜀,到时候独尊堡必反!”
“所以我们已经在泸川做好了准备。只要解晖一动,立刻挥兵川蜀,只要拿下剑门关,就可以将川蜀锁在蜀中。”
宋师道坐在上首,拍手吸引众人的注意力,道:
“既然如此,先不要着急!”
“石师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如今无论如何,都已经比其他势力快了不止一步。而南方又没有大敌,所以先稳定民心为要。”
“杜总管,江淮军改编不能停,这些人都是你手下的老兵,尽快和徐先生一起制定策略,精简军队,安排老弱病残,招募训练新兵。”
“文正、志德,扬州守备军也要加紧操练,尽快解决扬州到丹阳、历阳一带的匪盗,就拿他们来练兵。”
“等宋家军一到,合丹阳兵之后,攻占竟陵;江淮军则南下杭州,攻占江南腹地。”
看宋师道主意一定,众人当即领命应是。
………………
【虚行之深知朝堂法则,作为外来者,最好的主意,必须由上位者自己悟出来,才能长久不衰立于朝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