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安排海棠做的木架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觉得质量很是不错,于是菀青要了地址自己上门,先定了10个。
菀青决定先采购主粮,大米1人1天按照1斤来算,三个人1年需要1095斤,50年就是斤。粗略就按照55万斤大米,这么多大米,菀青脑袋真是嗡嗡的,1天屯100斤,1年也才365万斤。这样不行啊,太惹眼了,需要粗粮、细粮、蔬菜、水果等物资一起屯,再有就是还要租另外一个地方。
一个仓库上午收货,一个仓库下午收货。这样甚好,于是菀青开始出去找地方。
走了许久,发现在对面街道上有个书院,书院的背街上有个小院,仿佛荒废许久,叩门没有人开。
叩门声惊动了旁边的一个邻居,只听见木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一个老妪弯着腰拄着拐杖出来了。
菀青急忙上前拱手打招呼:“大娘,我想租个仓库,看着旁边的小院不错,只是叩门许久没有人开门,不知道您认识这户主人吗?”
这老妪斜眼打量着菀青:“你租来做什么?”
“我是对面街道开酒楼的,东西有些多,想在附近租个院子放些杂物!”菀青很是谦虚,目光真诚。
老妪拄着拐杖向院子喊着:“大狗子,去喊你井大伯,有人租院子!”
只见院子里蹦蹦跳跳的跑出了个10岁上下的男孩,一溜烟的就跑远了。老妪没有多言,拄着拐杖战战巍巍的往回走。
菀青高声谢过之后,老妪也没有搭声,只是看着这远去的背影,感觉到很冷。准确的说是阴森,不知道为何菀青总感觉后背发凉。
院子的主人井伯没多久就过来了,租赁合同签的顺利,菀青当天就拿到了钥匙。只是院子里太过破败,为了迅速可以用,菀青去大街的劳务市场找了两位大妈来清理了卫生。
一切就绪,菀青回去找白易,问了他什么时间去采买食材,她好跟着一起去囤货。
白易刚好忙完手头上的事情,说一会儿就可以去,刚好可以一起。菀青很是开心,让后厨做了碗面先填饱肚子。
正在风卷残云的时候,顾景宇也休息回到二楼他们给自己留的雅间,就看见菀青的吃相不由的无奈扶额:“你这是饿死鬼投胎,今天干什么去了?”
菀青讲了她今天的行程,白易拍拍她说:“下次再有什么体力活,回来叫我们,别自己扛!”
“没事,这不开荒打扫的事情我花钱雇人干了!”菀青一脸我可以的表情,弄的两人也是无奈。
吃完面后,菀青和白易二人去了购买食物,顾景宇则留在满客楼中忙活开业之前的事情。
由于很多菜都是现代的做法,请来的厨师并不会做,顾景宇留在后厨里指导做菜。厨师们学习的也很是认真,毕竟手艺是自己的,以后要是去别家做,也是能涨很多工钱的。
当然为了防止厨师们学会手艺跑去别家酒楼,也是做了预防措施的,就是类似于现代竞业协议。文书中要求,厨师们在满客楼及其连锁的产业中工作所学会的菜、甜品、面食等手艺和操作手法,不得向外界透露。在满客楼工作满三年后,如厨师们不打算在满客楼继续工作,半年之内不得去其他酒楼工作,也不得自己开店等等。
赵掌柜的惊讶于创新的菜式,同样感叹这种所谓的竞业要求。不过赵掌柜觉得这样也是极好的,最大程度的保障了满客楼的权益,并将签好的文书去官府去备了案,这样后续有人违约,也要追究责任。
满客楼的开业菜单很是丰富,大多是京城里没有的菜。集合了广式清淡,比如虾蟹粥、皮蛋瘦肉粥、清炒小菜、各式早茶;川渝的鲜香,比如麻辣火锅、麻辣小面、各种辣炒和干煸;东北的浓郁,比如锅包肉、猪肉炖粉条、雪绵豆沙等。其余,还做了一些甜水和茶水,很是丰富。
菀青这边则是忙着囤货,每天预定数量的大米、小米、黑米、各种豆类、新鲜蔬菜、水果。上午、下午两个地方收货。
为了方便分类,专门让送货的商家为粮食做了20斤的小包装,当然为了盛放这些东西,分批定制了很多木头架子。
囤的物资渐渐的多了起来,菀青搞了个账本。一是记录收了多少货,好查缺补漏;二是方便与供货商结算货款,怕有差错遗漏。
满客楼开业那天,菀青并没有出现在现场,毕竟碍着所谓的郡主身份。
现场请了京城最好的戏曲班子,类似于现场的商演。雅间的席位也在开业前早早就都定了出去,赵掌柜的人脉和能力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