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长大人,你们以前不是说好了吗?每人每天发一斤半粮食,为什么现在只有一斤?”
“林将军,睁大你的眼睛看看后面,这肉是不是粮食,鱼是不是粮食,土豆是不是粮食?”
1858年8月,九江太平军守将林启荣和他的部属历经海上的惊涛骇浪,又一路辗转,最终来到达科达的新九江城。
因为对达科达政府配给的食物构成不大熟悉,林启荣和负责接待的龙江省省长姚莹闹了一个笑话。
因为在上船的时候,那个苟司令承诺,只要到了达科达的地盘,每天会给他部下一人一斤半的粮食。
正是因为在九江城饿怕了,林启荣才答应不远万里漂到达科达来。
等到了异国他乡后,林启荣却发现,这里的省长竟然是原来太平军的死对头:清妖姚莹。
这个姚莹明显不待见太平军,只按一人一天一斤白面的标准发放食物。
林启荣顿时有了一种不远万里上洋当的感觉。
但是他很快发现,这个姓姚的清妖好像不算是太坏,每人还有一斤土豆,半斤牛肉或一条鱼,每人还发一套新衣服、一条新棉被……
这真是一个名不副实的超级大礼包,一个超级不真实的承诺。
这个在孤守九江五年铁血汉子不由哽噎起来:“是我误会了……谢谢省长大人。”
姚莹冷冷答道:“不要谢我,要谢就谢咱们的开平皇帝陛下。”
姚莹对太平军没有多少好感,但是皇帝既然吩咐了事件,他还是好好执行。
林启荣不由一愣:“开平皇帝陛下?我林某何德何能……”
他百思不得其解,平生从无和达科达有任何交集,为何能够受到如此好的待遇?
由于对开平皇帝心存感激,他甚至觉得眼前昔日的清妖姚莹也不是那么可恨了。
他急切地说道:“姚大人,请你带我去见一下陛下,我要面谢陛下的活命之恩。”
姚莹还是淡淡地答道:“不必了。我刚刚收到京城的电报,过段时间,陛下会亲自过来慰问你的。”
林启荣更是一脸懵逼:“电报?”
姚莹不由感叹,这个林启荣和当初刚踏上这片土地的自己何曾相似,什么也没见过,什么也不懂。
他现在十分庆幸到了达科达,坐过一日千里的轮船、火车,坐过直上云霄的电梯,收发过瞬间千里传音的电报,马上还要有电话了,不用见面就可以互相吵架……
达科达设置行政区划并不是按照经纬线进行简单粗暴地划分,而是按照山水走向自然划分。
随着太平洋东海岸的海岸山脉和雪华山中间的中央谷地耕地基本上分配完毕,达科达开始重点开发盘龙江流域。
龙江省就是以新九江城为中心的盘龙江以东以南流域地区。盘龙江及其支流九曲回肠,就像一条巨大的盘龙,在高山峡谷间蜿蜒两千余里,同时也滋润了数万平方公里沃土。
为了经营这里,达科达就派原来的金山直辖市市长姚莹来到波得兰旧址附近,重新建设了一座高的城市:九江,正好应了盘龙江九曲回肠之意。
而原来应该成为太平天国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内战炮灰的九江太平军,现在变成了开发盘龙江流域的生力军。
有了充足的后勤保障,九江太平军余部很快在新九江市慢慢安顿下来。
大家都在热火朝天的伐木、烧砖、建房,偶尔也打打猎,改善一下伙食。
达科达专门给他们派了几十名木工进行技术指导,如何操作蒸汽锯、如何使用气钉枪这些洋玩意。
这房子建的,简直是快得不要不要的……
等他们好不容易把房子建好后,姚莹又说道:“你们建这么好干什么?这只是临时过渡房,过上年,你们都要换上秦砖汉瓦玻璃房。”
林启荣讨好道:“省长大人,只有要饭吃,我们有的是力气,等有了新房子,我们就把这些房子送给后面的移民好了。”
姚莹点了点头。他这时感到李杰说的是对的,大清根本不存在什么逆贼、叛军,只有口吃的,能够活得下去,他们根本不会造什么反!
他更佩服李杰这个海盗的眼光,借大清内战,抢了大清好大一波人口福利,里面不仅有会种地的农民、会建城的能工巧匠、会采矿的工人,还有会替达科达开疆拓土的勇士。
快到春节的时候,李杰来终于乘坐专列,哐当哐当地来到龙江省巡视。
他又带了一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