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结束之后,皇太子就在民众的祝福中,带着新娘前往外地旅游,度蜜月去了。
目送着女儿和女婿远去的幸福背影,亲自送女儿到达科达完婚的阿尔伯特亲王又喜又忧。
喜的是女儿得到了达科达国民的一致认可,达科达皇室的喜爱。
忧的是,仅仅三年时间,达科达在满世界的一地鸡毛中一枝独秀,变得更加大了,人口竟然迅速突破了500万人。
就连以前快要绝种的土着人现在都已经120万人了。当然,其中有不少是从米西河东岸游过来的,有从北边卡拿他和南边麦西哥跑过来的。
也有和华人结合之后生下来的,大约有40万人,仍然登记为土着人。经过二十多年的融合,新生代土着人学会了种地,学会了操作机器,学会了放牧,甚至习惯了讲汉语,基本上和华人没有太大的区别。
土着人现在也组织起来了,有了自己的民兵、学校、医院,甚至是农场、工厂。
达科达不仅是麦力哥的对手,也慢慢成为阴国在麦洲的潜在竞争对手。
这几年来,大阴帝国为了维护对全球的绝对统治地位,不停地在打仗,不停更换新式战舰,财政状况始终不是很好。
特别是这两年,阴国国内工人提出了“向达科达看齐”的口号,不是在抗议和罢工,就是在抗议和罢工的路上,使政府的财政状况更加雪上加霜。
阴国议会占着茅坑不拉屎,迟迟不批准政府从哈得逊湾公司手中收购鲁伯特土地的交易方案。他们一直想白嫖这块土地。
直到半年前,眼见艾丽丝公主要远嫁达科达,在阿尔伯特亲王的强力干预下,阴国议会才最终批准达科达政府以200万阴镑的价格购买了哈得逊湾公司名下的鲁伯特西部地区。
有意思的是,这些钱大部分又回到了达科达的腰包。因为达科达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控制了世界的主要硝石资源。大阴帝国如果要想保持它强大的军力,确保它的大炮关键时候能够冒烟,就得花钱买达科达的硝石。
至于鲁伯特东部地区,两国达成体面的妥协,划归卡拿他殖民地管辖,达科达不谋求吞并全部鲁伯特平原。
自大的阴国人还自我安慰说,把鲁伯特西部地区便宜卖给达科达,算是慷慨的大阴帝国送给艾丽丝公主的嫁妆。
只有阿尔伯特亲王和少数政治精英知道,随着实力的迅速膨胀,达科达已经等不及了。
这几年来,达科达已经利用从大清席卷而来的人10万太平军余部,不动声色地翻过北纬49度的洛基山,用犁证明了它们对鲁伯特大平原地区的有效占领。
和大清只会种地的农民不同,这些农民背后都有世界上最强的达科达陆军。谁要敢对这些农民动武,试试就逝世。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哈得逊湾公司那张证明其所有权的破地图实际上一文不值。如果达科达坚持武力吞并卡拿他的话,完全在一念之间,阴国连一个便士也得不到。
相反,为了表明对娘家人的尊重,达科达将两国在北麦的分界线定在了西经100度,给爱慕虚荣的阴国人留足了面子。
当然这不是达科达大度,这是开平陛下的斗争艺术,达科达的谋略。
开平皇帝对政府说,对阴国人要斗而不破,给对方留点肉吃,就像当年对付圣何塞镇的昔班尼人一样,免得对方狗急跳墙。
达科达的精英们慢慢也达成了共识,达科达的崛起之路还很漫长,达科达还不能急于求成,用力过猛。
阿尔伯特亲王还发现,野心勃勃的达科达在不经意间,加紧了对拉麦地区的重点布局。
他们靠着开平皇帝这一双透视眼,在南麦购买了一块大约3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利用两万太平军余部和两千螺丝国俘虏挖出了令整个世界都为之疯狂的硝石和铜矿。
财大气粗的达科达不仅从急于打内战的麦力哥杨基佬手中购买了普那马铁路,甚至从财政状况一塌糊涂的你家那个瓜政府手中取得了开挖大运河的权利。
二十年前,达科达曾经可怜巴巴地向阴国请求进口蒸汽机、轮船、军火。
但是现在,他们完全造出了自己的替代品。
达科达已经研究出了比蒸汽机更有潜力的内燃机。
达科达的机床几乎全部实现电力驱动,生产的产品比阴国的同类产品效率更高,质量更好;达科达的机床开始向珍贵的镍合金升级,精度更高、寿命更长,可靠性更强。
达科达的军舰、大炮、枪械也